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A组注入携带FasL基因的腺病毒(AdFasL),B组注入携带IL10基因的腺病毒(AdIL10),C组单纯注入腺病毒(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即AdGFP),D组注入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基因导入7d后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测试,后取颞骨制作石蜡切片并行HE染色和光镜观察,每组各取两耳行螺旋韧带和基底膜透射电镜观察。每组各取3只(6耳)行免疫荧光和酶免疫组织化学试验,以检测基因产物表达和腺病毒转染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携带目的基因的腺病毒可以转染血管纹、螺旋韧带、Corti器、螺旋神经节、蜗轴小血管周围及其耳蜗的骨壁等部位的细胞,并产生相应的蛋白产物(IL10和FasL)。ABRⅢ波阈值的均值对比结果显示,A组和B组明显低于C组和D组。内耳组织的免疫炎性反应亦明显较C组减轻。结论: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可以携带目的基因转导入内耳,并在内耳表达基因产物,其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可有效地减轻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经性聋的内耳组织免疫炎性损伤和听觉功能障碍,有望成为治疗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经性聋新的方法和途径。【关键词】基因治疗;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经性聋;豚鼠
1979年McCabe依据其临床发现,即18例听力障碍患者经过免疫抑制治疗后听力有明显改善,提出了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经性聋autoimmu
ese
sori
euralheari
gloss,ASNHL的概念。之后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自身免疫性损害不仅可累及耳蜗,还可波及前庭,故又提出了自身免疫性内耳病(autoimmu
ei
ereardisease,AIED)[12]概念。目前ASNHL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临床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对于ASNHL患者的治疗亦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采用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虽然疗效较快、较好,但该类药物毒副作用多,而且还存在停药后复发率较高等问题。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和基因工程技术的进展,基因治疗已成为许多相关疾病治疗研究方面的热点和新希望。基因治疗是根据特定的治疗目的基因将DNA导入到宿主细胞中并在其中表达。1996年Lalwa
i等[34]报道了将基因导入动物内耳,以后关于内耳的基因治疗成为一个热点,并在载体选择、导入方法和安全性评估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基因工程技术已能构建特异性载体,可携带治疗基因导入动物耳内,在动物内耳获得高效表达[4],产生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稳定的基因产物,并且不产生病毒相关的耳毒性反应,这为基因治疗感音神经性聋提供了生物学证据。
目前因为复制缺陷性腺病毒载体具有病毒滴度高、转染效率高(100)、宿主细胞范围广、外源基因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