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要求需按客户要求,如客户无要求,则应在不影响外观及装配的地方加上,字号为18″。
16
f17
模架锁紧面研配是否到位,70%以上面积碰到。
18成型部分、分型面、排气槽
顶杆是否布置在离侧壁较近处以及筋、凸台的旁边,并使用较大顶杆。对于相同的件是否注明编号1、2、3等(打印方式同上)。
19
20
型腔、分型面是否擦拭干净。
21
需与前模面碰穿的司筒针、顶杆等活动部件以及¢3mm以下的小镶柱,是否插入前模里面。
22
各碰穿面、插穿面、分型面是否研配到位。
23
分型面封胶部分是否符合设计标准(中型以下模具1020mm,大型模具3050mm其余部分机加工避空)。
24
皮纹及喷砂是否达到客户要求。
25
制品表面要蚀纹或喷砂处理,拨模斜度是否为35度或皮纹越深斜度越大。透明件拨模斜度是否比一般制品大,一般情况下PS拨模斜度大于3°ABS及PC大于2°。
26
27
有外观要求的制品螺钉柱是否有防缩措施。
28
前模有孔、柱等要求根部清角的制品,孔、柱是否前模镶拼。
29
深度超过8mm的螺丝柱是否用司筒针。
30
螺丝柱如有倒角,相应司筒、镶柱是否倒角。
31
制品壁厚是否均匀(005mm以内)。
f32
筋的宽度是否为外观面壁厚的60%以下(客户要求除外)。斜顶、滑块上的镶芯是否有可靠的固定方式,(螺丝紧定或有胚头从背面插入)。前模插入后模或后模插入前模,四周是否斜面锁紧或机加工避空。
33
34
35
透明PS、AS、PC、PMMA等是否采取强脱结构。
36
模具材料包括型号和处理状态是否按合同要求。
37
是否打上专用号、日期码、材料号、标志、商标等字符。(日期码按客户要求,如无用标准件)。
38
透明件标识方向是否打印正确。
39
透明件前后模是否抛光至镜面。
1
模具型腔是否喷防锈油。
2
滑动部件是否涂黄油。
3
浇口套进料口是否用黄油堵死。
包装
4
模具是否安装锁模片,并且规格符合设计要求(三板模脱料板与后模固定)至少两片。模具产品图纸、结构图纸、水路图纸、零配件及模具材料供应商明细、使用说明书、装箱单、电子文档间否齐全。
5
6
制品是否有装配结论。
7
制品是否存在表面缺陷、精细化问题。
f8
备品、备件易损件是否齐全并附明细,有无供应商名称。
1)塑胶材质及原材料供应商是否确定?塑胶材质要求
2)塑胶材质的编号是否确定?
3)材质证明是否提供?
4)塑胶材料的水口料比例是否明确?
5
塑胶材料是否为抽粒料?
6
更改塑胶材质时,是否有详细备案?
7
是否符合环保要求?
色粉号及色粉厂家是否确定?
2)Pa
to
e图纸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