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9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3课罗斯福新政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史实;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资本主义的发展、矛盾、危机以及自我调节和改良等历程有较辩证和全面的认识。“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只要有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教学重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教学难点】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中涉及经济学方面的一些知识。
一、新课导入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是资本主义世界有史以来最严重、时间最长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罗斯福采取了哪些拯救危机的措施?为什么这些措施被称为“新政”呢?二、课堂活动目标导学一:从繁荣到危机
f部编版9年级历史下册
教师讲述: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新兴产业迅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企业利润大幅增加但是繁荣的表象下却潜藏着巨大的危机。这种经济繁荣是生产处于无政府下的产物。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预示着经济危机的到来。关于危机爆发的标志始于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股票抛售。为什么股票抛售会导致经济危机?股票市场的价格是美国经济的晴雨表。经济繁荣股票就升值人们就会抢购;反之经济凋敝股票就贬值人们就抛售。1929年10月纽约股票抛售狂潮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在这以前美国的汽车工业、钢铁工业等都已出现停滞状况。学生识记此次经济危机爆发时间、开始地点和特点。
多媒体呈现第59页的“1922193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图表和第60页的“19131938年美国失业率”图表以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遭到破坏的相关材料。帮助学生认识经济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制度。
教师过渡: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以及不断恶化的政治局势各国都在寻找出路这其中最具有借鉴意义的、效果最为明显的就是美国罗斯福的新政。
目标导学二:罗斯福新政1教师介绍罗斯福生平时可指引学生阅读课本“人物扫描”中罗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