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平均分
教学内容第42~43页例1、例2,“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经历平均分物体的活动,初步感知平均分的特点,会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将一些物体分成若干份。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逐步形成自主探索的意识以及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吃早餐每人一个鸡蛋和萨其马。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1教学例11学生操作:把6支颜色笔或铅笔代替桃任意地分一分。2全班交流,教师出示各种不同的分法。3观察分法,你有什么发现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最后全班交流4教师指出: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这样的分法叫做平均分。出示这句话,教读同时板书课题5同桌之间说说什么是“平均分”6小结:同学们通过分一分,不仅帮助小猴盼盼解决了问题,还知道了“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2教学例21出示问题:如果把这8个桃分给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2个,可以分给个小朋友。2小组合作用8支颜色笔或铅笔代替桃分一分找一组到前面来分桃3集体交流,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板书4你是怎样分的4这样的分法是平均分吗为什么5小结:8个桃,我们按要求把2个桃作为一份分给1个小朋友,
备注
f一共分了这样的4份,就是分给了4个小朋友。像这样把每几个作为一份来分,是平均分的一种分法。
3教学第43页“试一试”按要求分小棒。(1)每2根分一份,12根小棒可以分成()份。学生分小组操作后,组织交流。(2)每3根分一份,12根小棒可以分成()份。每4根分一份,12根小棒可以分成()份。学生分小组操作后,要求说说这几次分小棒的操作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3)启发:像刚才这样,还可以每几根分一份?把12根小棒分成几份?三、组织练习,深化认识。导入:盼盼看到我们班的小朋友这么热情、这么能干,邀请我们去参加闯关游戏呢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1第一关:“想想做做”第2题1先让学生弄清是怎样圈的,圈一圈,然后填空。2集体交流订正3让学生联系操作过程再说一说一共有几块,每几块一份,分成了几份。4真棒,祝贺同学们顺利地闯过了第一关。2第二关:“想想做做”第3题指导学生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用小棒代替分一分,也可以在图上圈一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