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
念的活动。
四十一、精神生产的独立性:首先,它的繁荣发展并非与物质生产绝对同步。其次,它一
旦从物质生产中分离出来,就反过来对物质生产发生作用。
四十二、精神与物质生产的共同性质和规律:首先,两种生产都作为人的生活活动。其
次,两种生产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活动。
四十三、精神生产的特性:1精神生产观念的创造对象世界。2精神生产以符号活动来创
造观念世界。3精神生产是富于个性的自由创造活动。
四十四、陌生化的语言:普通的语言被强化、凝聚、扭曲、缩短、拉长、颠倒,这些阻拒
性的话语迫使我们对语言产生强烈的意识,使对象更加具体“可感”。
四十五、文学创造的客体的两种解释:1客体即“自然”说。文学的客体是独立于人之外
的自然。2客体即“情感”说。文学是人的内心世界的表现,文学客体即人的心灵。
四十六、文学创造的客体的特殊性:1文学创造的客体是整体性的社会活动。2文学创造
的客体是具有审美价值的或审丑价值的社会生活。3科学是以对象是否具有认识价值为原
则。4文学创造的客体是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
四十七、具有审美价值的生活:指的是那些本身就具有美的属性的生活,即富于诗意的
生活。
审丑价值:现实生活中的丑不具有审美价值,不能引起人们的美感,但是,
丑的事物,经过艺术家、作家的揭露和批判,塑造成艺术形象,也就具有了审丑价值。
四十八、文学对象:是经过作家的体验而成为情感化了的客体。
四十九、文学创造的主体:指的是作家这种特殊的生产者即艺术创造者。还有深一层的意
义,即指文学活动作为一种意识活动必然是个体活动,因为人类从来就没有一个意识的总头
脑。
五十、文学创作中主客体的双向运动:首先是主体能动的、审美的反应客体,即主动的
选择客体和加工处理客体的有关信息;并通过情感体验,把自我意识、情感对象化,即将客
体“主体化”,在观念中创造出源于客体又超越客体的审美形象。其次,创造主体的主导性、
能动性、创造性又集中体现在实际创造过程对“具体客体”的裁剪、缀合、概括、综合、虚
构、想象和情感化、观念化上,也就是对客体进行变形、情感投射和观念移注。
五十一、文学创作:是一种主客体的双向运动,一方面是客体的“主体化”,另一方面是
主体的“客体化”,这两个方面的统一就实现了住客体的统一。
五十二、文学作品:就是创作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并对住客体双重超越的产品。
五十三、文学材料: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