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I导学
学习目标:
鸦片战争前的清代教育
学习单元1:清代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了解清代文教政策的主要特点,深入领会其文教政策压制与笼络兼施的精神,了解清代教育制度的主要内容,掌握诂经精舍与学海堂的特点及历史意义。学习建议:学生可结合清代的历史背景进入本单元的学习,与明代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相互比较,思考清代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的特点。重点难点:重点:诂经精舍与学海堂难点:清代文教政策的特点、官学系统的内容
II单元精讲
老师录制单元精讲,时间在10分钟之内。
III学习材料
一、文教政策清王朝在全国实行军事统治民族压迫政策,同时联合汉族地主阶级,笼络士大夫阶级和一般知识分子,为其统治服务。清代的文教政策是其政治制度和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体现了压制与笼络兼施的精神。(一)尊孔读经清朝统治者采用尊孔读经的政策来笼络汉族地主阶级。早在入关前,多尔衮就曾“遣官祭先师孔子“;入京后,顺治元年(1644年)十月,清王
f朝就下令袭封孔子第六十五代孙孔允植为”衍圣公“;顺治二年(1645年)为孔子加上”大成至圣文宣先师“的封号;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御书”万世师表“匾额,悬于孔庙大成殿。1684年康熙亲到曲阜,向孔子献祭,乾隆帝也先后九次到曲阜朝拜。尊孔同时,大力提倡读经,顺治元年七月下令”褒扬节孝“,鼓吹读经,把”六经“说成是”帝人修身治人之道“,”天德王道备载于书,其万世不易之理也。“还规定皇上要”择满汉词臣,朝夕进讲“六经,大小各官”亦需留心学问“,”致君经术为本“。清朝统治者大力尊孔读经,得到了汉族大地主、官僚、文人的拥护,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满汉间的民族矛盾,极大地加强了清王朝在思想上的统治。趣味拓展“大成至圣文宣先师“的来源封建帝王时代,孔子被历朝历代的帝王奉为神圣,他们均把孔子当作维护自己封建王朝统治的政治工具。汉武帝最先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孔子地位不断提高。西汉起,历代不断给孔子加封追谥,汉平帝追封孔子为公爵,称“褒成宣尼公”;而后唐玄宗李隆基加给孔子谥号“文宣”,始称“文宣王”;后宋真宗封为“至圣文宣王”;元朝武宗年间(130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