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干县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为帮助中小学生进一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更加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健身、学会做人,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细则》以及《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的要求,今年县教育局将在全县中小学开展以“播种良好习惯、收获精彩人生”为主题的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为切实推进这项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充分认识新时期学校教育中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遵循学生的认知和成长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行为习惯、个性品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二、目标任务(一)总体目标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使他们在学校做有特长、会学习、知荣耻的好学生,在家庭做有孝行、能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社会做有教养、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公民。(二)具体目标小学阶段:初步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养成尊重他人、举止文明、关心他人、善待自己、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勤俭节约、助人为乐、身心健康、遵规守纪、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的行为习惯以及正直、诚实、勇敢、坚强的心理品质。初中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制、纪律观念,
f不断增强规则意识、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明确自己在家庭、社会中的角色和担负的责任义务,养成遵纪守法、关心尊重他人、尊老爱幼、团结友善、扶弱帮困、热爱学习、热爱劳动、艰苦朴素、身心健康、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的行为习惯和诚实守信、自尊自爱、不惧困难、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具有一定的音乐、美术鉴赏能力,初步养成自主、合作、探究、展示的学习品质。高中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科学人生观、价值观和创造性思维方法。养成自觉弘扬爱国主义、拥护党的领导、关心时事政治的习惯,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力,具有民族自尊心、社会责任感、法制观念、劳动观念及自强自信、开拓创新的心理素质,身心健康,具有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理念,具有良好的音乐、美术、体育鉴赏能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