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青少年主要心理问题与案例分析
作者:陈颖莉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5年第02期
【摘要】30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变化举世瞩目,这样的变化中在所难免的出现了一些不良的思潮、风气、行为,来自国外的、国内的、社会的、学校的、家庭的和个人的(也有来自同龄人的)等等,泛滥于网络、影视、文学作品中,以色情、凶杀、抢劫、黑社会等等方式存在;有些利欲熏心的不法分子把青少年群体作为生财的对象,引诱、威逼、欺骗。
【关键词】心理教育;案例介绍;表现记录;情况调查;采取措施;教育成果
心理教育
什么是心理教育?心理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取各种方法和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朋友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教育包括两项基本任务:一项是心理素质教育。主要是教育与培养个体形成各种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帮助其学业和事业成功。另一项基本任务是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使个体形成健康的心理,从而能适应社会,正常的成长和发展。这项任务包括:(1)帮助学生维持正常的心理状态,避免其出现不良的心理状态;(2)帮助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学生及时摆脱这种不良心理状态,回复正常状态;(3)帮助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康复使之恢复健康状态。
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意义在于预防心理健康缺陷和预防心理变态犯罪,加强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分别重视和共同重视的首要任务。
案例介绍
余小桥(化名,男,10岁,小学六年级):(1)性格活泼而且好动,上课左顾右盼,经常抓老师的“口错”,严重影响课堂秩序和纪律;(2)作业拖拉不能按时完成,书写潦草;(3)好贪玩、调皮,学习成绩一般(中等偏下);(4)思维正常,不喜欢动脑筋,学习不勤奋耐劳,不能及时做作业;(5)随意动手打人,无故搬事弄非,班级同学都觉得他“很讨嫌”。
表现记录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记录之一:课间操的时候整个班级站好队准备做广播体操,余小桥在利用做操踢腿的动作踢前面的学生,并且得意洋洋的笑着,老师走过去批评了以后他就立刻改正了,就是过不了多久又犯了(自我控制能力差)。
记录之二:一周之内至少三次不交作业,有时候作业本交上来了没有做题,过问的时候他的理由就是一句话两个字:“忘了!”;让他在教师的办公室里做作业,很快就能完成,答案全部正确,并且书写也很工整(懒惰不爱学习)。
记录之三:家长会上,学生都在教室外面,留下家长在教室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