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来收取的。三是通过受托或者委托经营来获取利润或者是降低亏损的方式实现上市公司自身盈余的增加。四是费用的转嫁,由关联方企业承担部分宣传费等等。
(三)通过资产重组进行盈余管理
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的主要方式是资产处置、收购兼并、转让资产或股权转让等行为,通过多种类型的资产重组,上市公司能够吸收优质资产,处置不良资产,从而将企业亏损输出,提高上市公司内部盈利。
通过资产重组,上市公司可以将其持有的其他公司股权进行高价转让,用企业的不良资产与其他公司的优质资产进行置换,提高资产增值的收益。运用收购兼并的方式,能够实现上市公司的产业结构以及战略方向的调整,而资产的转让,尤其是由子公司或者是关联方企业来高价收购资产,使得上市公司的资产结构得到优化,提升了上市公司的实力。
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分析
(一)现行会计理论及相关准则的缺失
我国现行的会计理论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对于虚假信息的认定过于原则化、抽象化,并且对盈余管理实施过程中各方应得的法律责任不明确,缺少民事责任赔偿并且在惩罚力度和措施上不到位等。
这主要是由于国家的相关准则以及研究的理论基础通常是针对一般性的情况做出的,企业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有着不同的需求,制定机构为了使效用最大化,在利益相关方之间求得平衡,就必须赋予企业一定的会计政策选择权。2
(二)会计准则缺陷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创造条件
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上只是针对的一个大方向,每一个相关业务的处理需要依据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来进行判断。以利润为例,会计准则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因此,利润的计算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折旧计提、存货计价、费用摊配等方面不同方法的影响,主观性很大,很容易被某些管理者利用,使其为了达到不同的目的而采取不同的盈余管理手段。这就使得上市公司利用会计准则的缺陷增加企业盈余。
(三)中国注册会计师监管缺陷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公司盈余管理是由会计来操作的,而我国的注册会计师专业技能参差不齐,并且缺少专门针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独立监管机构,导致部分注册会计师出具的会计报表审计意见缺乏公允,为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提供了可能。
四、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会计政策和会计准则
我国虽然在2007年公布了新会计准则,可以看到在缩小会计盈余调移空间方面的规定,但是仍然有一些漏洞需要进行完善。例如,对于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性,这是因为会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