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
摘要: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经营战略和管理战略的需要组成部份盈余管理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构建经济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近年来盈余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层粉饰财务报告的主要手段之一。关键字: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指标监督
一.引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已经出现大量的盈余管理行为。尤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盈余管理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不容忽视的、具有普遍性德现象,过度的盈余管理会给企业、社会乃至整个国家带来严重的危害为此立足我国国情,深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是很必要的。盈余管理的概念在会计学界比较有权威的一是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二是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而我国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会计系宁亚平教授认为,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层在会计准则和公司法的范围内进行盈余操纵,或通过重组经营活动或交易达到盈余操纵的目的,但这些经营活动和交易的重组、增加至少不损害公司价值。
二.衡量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三类指标第一类指标衡量了可操纵性会计利润的比例,目的在于从整体上衡量不同区间的盈余管理整体状况。第二三类指标调查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行为和政府补贴的状况,以考察这两种可能的盈余管理手段的运用特点(1)可操纵性会计利润指标构成:该指标分为个数指标和平均数指标可操纵性会计利润个数指标可操纵性会计利润比值为负数的公司数目公司总数目×100%可操纵性会计利润平均数指标某区间公司可操纵性会计利润比值的算术平均数。解释:本指标意在衡量不同区间可操纵性应计利润占净利润的比例如前所述,调整可操纵性应计利润是盈余管理的主要方式。从整体上看如果不同区间的上市公司的指标存在明显差异,则此差异不是由于上市公司所处行业和所处地点所致,而是因为不同区间的上市公司采用了或调增或调减的不同盈余管理方式而已。由于可操纵性应计科目和不可操纵性应计科目并不存在绝对的区别,只有可操纵程度上的差别为保险起见,本文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开始,只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