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表明,三重表征思维方式对于突破学生
学习化学的困难,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有意义的理解学习,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等具有重要的意义3。
基于三重表征思维方式的教学设计,即先从宏观现象入手提出问题,然后进行猜想假设、实验验证,再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本质,最后用化学用语(符号)表征结论,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应用结论。其基本思路和流程如图2所示4。
2“硝酸”教学实录(片断)21硝酸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性展示:装有浓硝酸的棕色试剂瓶师(设问):装有浓硝酸的试剂瓶为什么用棕色的?生(猜想、推理):浓硝酸见光会分解。展示:装有浓硝酸的无色试剂瓶生(观察):瓶内溶液上方有红棕色的气体;溶液的颜色显黄色。师:红棕色气体是二氧化氮,这是浓硝酸见光分解产生的。除此以外,还可能有什么产物?生:沉默、思考师(启发):浓硝酸分解生成二氧化氮,氮的化合价降
f低,那么,应当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化合价升高的是什么元素?产物可能是什么?
生(领悟):是氧,生成氧气。22硝酸的化学性质——强氧化性实验1:向置有粗铜丝的试管中加入浓硝酸生(观察、兴奋):反应剧烈;铜片溶解,溶液变绿;产生红棕色的气体。师:该反应中硝酸表现的性质有哪些?生:氧化性;还有酸性。……实验11:通过胶头滴管向实验1的试管中加入水生(观察、惊喜):大烧杯中水倒吸入试管;溶液上方红棕色气体变为无色;试管中溶液变蓝。实验12:打开试管上方胶塞生(观察、惊喜):试管口出现红棕色气体。师(设问并提供思路):大烧杯中水倒吸入试管,说明试管内气体压强减小,红棕色气体变为无色,二氧化氮与水发生了什么反应?打开试管上方胶塞后,无色气体遇氧气转化为红棕色气体,无色气体应当含有氮,该无色气体是什么?又发生了什么反应?生:积极思考、表达师(引导观察):此时的试管中还看到什么现象?
f生(观察、发现):试管中铜丝上有气体产生,反应还
在继续。
师(分析、提问):此时试管中的硝酸是稀硝酸,说明
稀硝酸也能与铜反应,发生的反应是什么?
生:思
考、尝试
师(呈现):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师(设问):反应停止后,如果在溶液中再加入稀硫酸
还会有反应吗?
生(众):沉默、疑惑、不确定
生(个别):有反应。
师(个别提问):说说为什么有反应?
生(答):溶液中存在硝酸根离子,加入稀硫酸后,氢
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在溶液中,相当于又有了硝酸,会继续和
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