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表征促进学生化学知识的意义学习
摘要:在已有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硝酸”教学实践的审视和思考,阐述了“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内涵、教学设计流程和构建策略。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问题设计和解决,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化学符号的意义,建立符号与微观、符号与宏观的有机关系,构建学习者对化学知识完整的表征系统。
关键词:硝酸;三重表征;内涵;教学设计;构建策略文章编号:1005C6629(2016)4C0044C04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自1982年AHJoh
sto
e提出应从宏观、微观和符号三种水平上来学习、看待化学的观点之后,“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及其思维方式的研究受到理论和实践的关注。笔者在“中国教育期刊全文数据库”以“三重表征”为主题,检索国内相关文章计60篇(至2015年12月28日),发现研究侧重点在三重表征的基本内涵、教育价值、形成过程及内容特质、培养策略、学生现状等方面。并呈现学界热、实践冷,尤其是高水平实践少的倾向。这表明一线教师基于三重表征的实践尚未成为普遍自觉,实践探索的质量有待提高。
f本文拟在已有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硝酸”教学实践的审视和思考,对“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内涵和教学设计、构建策略作一阐述,以丰富这一研究的实践内容。
1化学三重表征的内涵及其教学设计11化学三重表征的内涵毕华林等基于化学学科的特质分析并结合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宏观表征是指物质在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可以直接感知到的宏观现象在学习者头脑中的反映;微观表征主要是指有关物质的微观组成和结构、微观粒子的运动及相互作用等微观属性在学习者头脑中的反映;符号表征主要是指由字母组成的符号和图形符号在学习者头脑中的反映。这三种表征形式之间不应是孤立的,而应有机地联系起来,共同构成学习者对化学知识完整的表征系统1。从宏观、微观、符号三种表征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化学知识,并建立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和相互转化,是化学学习特有的思维方式,称之为三重表征思维方式,如图1所示:毕华林等通过调查发现:(1)学生化学学习三重表征思维方式尚未形成,缺乏将宏观、微观、符号三者进行有机结合的意识。(2)任何一种表征的薄弱都会引起不同表征之间转换的困难,并会进一步影响学生进行三重表征的水平和能力。(3)三重表征思维方式不能完全依靠学生自己形成,而
f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2。12基于化学三重表征的教学设计教学经验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