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思考摘要:社会组织的发展是公民社会进步的标志。如何管理社会组织,让其在社会中发挥最大作用是一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现实问题。在社会管理的范畴中,对社会组织的管理是一个新问题,需要有创新的思维与实践。关键词: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中图分类号:g4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5021802一、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概况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使用“社会组织”一词,同时提出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要“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可以说,十七大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并将社会组织的发展提到了战略高度,其间蕴涵着党的执政理念和国家建设理念的变革,意味着以社会组织为重要载体的公民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认可和重视。从此,社会组织的建设不再是自话自说,而是关乎我国社会建设大局的战略要件。在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和2009年玉树抗震救灾中,社会组织在全面参与中进一步壮大了自己。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社会组织无论在总数上、功能上,还是在格局方面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首先,从总量上,中国社会组织在近20年来经过了一个逐渐增加的过程。截至2011年底,我国社会组织462万个,比2010年增
f长了36。其中,社会团体255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04万个,基金会2614个,吸纳社会各类人员就业5993万人。社会组织中在民政系统完成登记注册的只占48。①其次,在功能上,中国社会组织已经遍布全国城乡,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主要分布在行业中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劳动、民政、体育、环保、社区、农村专业经济等领域,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覆盖广泛的社会组织体系。社会团体中,行业性社团数量最多,这与我国政府近年来重视培育发展社会行业中介组织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民办非企业单位中,和世界上多数国家一样,是以教育、卫生类为主的发展模式。再次,在格局上,我国社会组织,尤其是社会团体是按照行政层级设置的,既有全国性,又有省地县级的,还有基层社区服务组织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他们在法律上各自独立,不存在相互的隶属关系。现实中,层级越高的民间组织总量越少,越接近于基层的民间组织数量越多。这就使得中国民间组织在外部结构上呈现出一个明显的金字塔式结构。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中国社会组织的职能框架已经基本呈现出来。其中,从事与社区建设相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