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适应,看不懂,到渐渐热爱,反应灵敏,口语感觉渐好。3.实验的初步效果经过一年的实验,实验班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与以往班级显示出较明显的优势。1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欲望明显增强。2008年12月,对三个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分为四个等级:D等级(认为听说困难,无所适从);C等级(认为听说比较难,信心不足);B等级(认为听说困难一般,有参与欲望);A等级(认为听说不难,有强烈参与欲望)。调查结果如下:表一等级A人数实验后实验前从表一看出,实验后各班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欲望无显著差异。2009年6月,我们又以同样的问卷方式和内容对两个班进行了调查,情况如下:1463872221414637732016BCD
f表二等级A人数实验初实验后期表二显示,实验班学生经过一年的训练,对听说的自信心和参与欲望已明显增强。2学生听力水平显著提高2009年6月下旬,我们对六年级各班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听力综合测试,内容为:语音、单词、句子的识别判断;单词、句子的理解;语段的理解。语速控制在每分钟6080字,满分50分,结果如下:表三人数1班2班3班514847总得分1522.514571426平均分43.542.339.6标准差2.972.652.73146601216214637172016BCD
由于实验班加强了听力训练,促进了听力水平的发展。3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2009年6月,我们按随机抽样原理在三个班各抽查了20名学生进行口语测试。我们让学生以“Myfavourite…”为题,即兴编一段
f对话。按照“口语评价标准表”中的四项标准进行评分,结果如下:表四等级A人数BCD
实验班(60人)
37人
10人
3人
0人
从表四看出,实验班的口语表达能力远高于以前。4.结束语综上所述,我们的实验在提高学生的听说水平,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开口方面效果比较显著。基本上验证了实验的假设,达到了实验的目标。经过一年的课题研究,我们深深体会到教学中教师必须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随时运用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方式和手段,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尽量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实践性原则。培养小学生具有以听、说能力为主的初步交际能力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为学生的交际能力是在语言的实践中培养起来的,这就决定了教学的实践性。因此,教师必须“精讲多练”,把时间和空间让出来交给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一般说来,学生实践练习的时间不少于四分之三。2情景化原则。
f情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