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来说可能刚刚好,或者对他们对说已经很有挑战性了。针对这些情况,我在户外活动中投放了不同的材料。
例如:我们班经常玩“夹包跳”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沙包是扁平的,双腿容易夹住,所以很多幼儿已经掌握了“夹包跳”的要领,再玩“夹包跳”的游戏,对他们来说一点都没有挑战性,从而也使他们失去了玩的兴趣,即使再玩,孩子们的能力也得不到太大的发展。但是有的幼儿夹着沙包还会经常掉,需要更多的游戏或练习,才能帮他们掌握要领,所以对于能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夹包跳”这个游戏正和他们的口味。针对孩子们的这一差异,我们又制作了纸球,投入到活动中,让能力强的部分幼儿练习“夹球跳”。纸球跟沙包不一样,纸球是一个球体,且外面用透明胶包的严严实实,非常滑,如果两腿夹得太紧,容易把纸球从两腿中挤出去,如果夹得太松,则容易滑掉。“夹球跳”对于能力强的幼儿,也是具有挑战性的。
所以说,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投放材料,让能力不同的幼儿挑战适合自己难度的游戏,这样既能保持幼儿的游戏兴趣,又能充分体现“跳一跳,摘葡萄”的道理。
3、
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投放材料。
幼儿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所具有的思维特点不一样,他们的动作发展能力也不一样。小班幼儿思维直观形象,动作技能简单;中班幼儿,很多动作技能都开始发展;而大班幼儿抽象的思维已经具备,想象力也丰富了,动作技能都有很大的提高。所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我们应该投放不同的材料。
例如:小班的时候,我们在户外活动中经常投放大球和羊角球。因为大球的颜色非常鲜艳,上面还有五颜六色的色块,非常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同时大球锻炼的是孩子们双手交替推的技能,正符合小班幼儿动作的发展。还有羊角球,非常形象,就像小羊头上的角,孩子们坐在上面,抓着角,正好练习跳的技能,坐在羊角球上也不会太累,小朋友们完全是在游戏中练习技能。到了中班,孩子们手眼协调能力有所提高,手臂力量也有所发展。所以在中班的时候,我们经常投放皮球、沙包等玩具。因为中班的幼儿,能够逐渐练习拍皮球的技能,而且小朋友们掷沙包的过程中,也锻炼了幼儿的手臂能力。到了大班,我们就能投放绳子、平衡板等材料,让幼儿练习跳绳,并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
二、
教师积极指导材料的一物多玩。
1、“一物多玩”激发幼儿主体积极性。
幼儿园在活动器械上可能无法做到经常更换,而我们教师自制的玩具,也是以前流传下来的老师玩具,这对一些坚持性较差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