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荷塘月色教案
管小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找出月下荷塘所描绘的对象(景物)并赏析第四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运用通感这种修辞手法;学会用大量修辞手法提高文字感染力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品味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分析月下荷塘美在什么地方。
难点:
理解通感这一修辞并灵活运用。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讲故事(关于荷花的古老传说)。2展示荷花的图片(ppt),体现出含苞待放到灿烂开放再到
f凋零的过程,引导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去表述荷花的特点(主
要抓住荷花的颜色、外形、数量等)。
3配以季羡林、席慕蓉、冰心笔下的关于荷花的精彩描写,
总结出荷花高洁、淡雅的特点;最后引出全文的第四段,即
走进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
二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
勾出书中出现的荷塘、月色、月光等词。
找出直接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
明确:词语出现在第16段。
直接描写月下荷塘的段落:45段。
2.展示出第四段、第五段的文字内容,配以朗诵带播放。
注意:在听的过程中注明生僻字的读音,以及朗诵带中读错
的地方。
明确:读错:送、似的、薄薄、楞楞、梵。
生僻字:
弥望(mí)点缀(zhuì)袅娜(
iǎo
uó)
羞涩(sè)缕缕(lǚ)
宛然(wǎ

脉脉(mò)薄薄(báo)酣眠(hā

峭楞楞(lé
g)倩影(qià
)梵婀玲(fà
ē)
注:重点讲述袅娜、薄薄、楞楞,不清楚的学生自行查字典。
3范读
f配以音乐、图片,范读第四自然段。再去去感受月下的荷塘。
(三)深入赏析
荷叶(配图片)文中:弥望田田像舞女的裙修辞与手法:叠词比喻(重点抓比喻,得出荷叶高、多、形状等特点)荷花(配图片)文中:零星袅娜羞涩明珠星星美人修辞:拟人比喻排比(重点讲述荷花的千姿百态、晶莹剔透、数目众多、冰清玉洁等特点)荷香(配图片)文中: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修辞:通感
通感是一种特殊的修辞。通感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
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通感就是移觉。例:
(1)她笑得很甜。(视觉转为味觉)(2)人靓歌甜。(听觉转为味觉)(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
f的歌声似的。(嗅觉转为听觉)(4)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视觉转为听觉)(5)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听觉转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