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一、选择题1、梅奥等人通过霍桑试验得出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
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由此创立了()。A.行为科学学说B.人文关系学说C.人际关系学说2、科学管理理论是古典管理理论之一,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A.提高劳动生产率B.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C.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
3、按计划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
A.生产计划和财务计划B.政策C.规则
4、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通过市场中“看不
见的手”的引导,实现(),从而实现全社会的公共利益最大化。
A.资源配置的优化
B.利益的再分配C.劳动力的合理利用
5、()以后,在我国一些企业,目标管理思想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实践中与计划管理、
民主管理、经济责任制等管理制度相结合,形成带有中国特点的目标管理制度。
A.60年代B.70年代
C.80年代
6、美国对70个目标管理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得出结论:若高层管理者对目标
管理高度重视,并亲身参与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生产率的平均改进程度可在室56%;否
则,生产管理效率仅提高()。
A.5%
B.6%C.7%
7、在确定决策目标时,要注意把目标建立在()的基础上。
A.需要B.可能
C.需要和可能
8、用特尔菲法进行预测与决策,对专家人数的确定要视所预测或决策问题的复杂性而
定。人数太少会限制学科的代表性和权肆性;人数太多则难以组织。一般以()人为宜。
A.5~10
B.10~15
C.15~20
9、以职位的空缺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为出发点,以职位对人员的实际要求为标准,选拔、
录用各类人员。这就是人员配备的()原则。
A.因事择人B.因人择事
C.量才使用
10、学个别差异原则告诉我们,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人只有处在最能发挥其才
能的岗位上,才能干得最好。因此,要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而安排合适的岗位。这就是人
员配备的()原则。
A.因人设职B.量才使用C.因材施教
11、将人类的需要由低到高划归为五层次。他认为,一般的人都是按照这个层次从低级
到高级,一层一层地追求并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这就是著名的()。
A.双因素理论B.需要层次理论
C.过程型激励理论
12、员在事故发生之前就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这样的控制活动,是控制
的最高境界,即()。
A.现场控制B.前馈控制
C.即时控制
f二、判断题1、社会组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