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析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整个小学基础教育的基础。”它不仅与德育有关,而且与其它各育均有着密切联系,没有养成教育就没有其它各育的巩固与发展,无论是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还是小学生的智力发展、体育达标、以及劳动意识和技能的培养,都离不开从小良好习惯的培养和形成。养成教育是五育的基础,五育是养成教育具体成果的反映。因此,应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保证每个学生从小都能形成良好的习惯。才能不负时代赋予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下面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几点作法。
一、提高认识、明确要求首先,在学校总的工作要求下,在各学期初把养成教育与贯彻各项规章制度结合起来,结合小学生年龄、生理、心理等特点,制定出本班工作计划。并且要把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列入首位。在开展养成教育的认识阶段,首先在班级中提高对养成教育的认识,学习学校制定的相应规章制定。如《校训》、《文明学生、文明班、三好学生评比标准》等。在实际行动中,注意学生晓之于理,提高学生的认识。二、落实措施、加强训练良好行为习惯是学生成长的基础,是教书育人的基点。人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因此,从学生刚入学就应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良好的习惯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德育习惯、生活习惯、劳动习惯等,这些习惯是逐渐培养起来的,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在具体教育工作中要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耐心,允许他们反复,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因材施教。1、加强文明用语的训练。文明,是人们起码的道德习惯,更是人的一种崇高的思想修养。礼貌则是人民行为的一种优秀品质,文明礼貌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面貌和文明水平的高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这方面,我以身作则,时时处处注意使用文明语言讲话,做到示范的作用,然后要求学生坚持学习,不断进行训练,使他们在不同场合,能主动习惯使用文明语言。2、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上处于主动地位,成为学习的主人。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差,很难长时间集中精力听课,练习时更是不能全神贯注。对于这种情况,我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讲道理,使他们知道上课时要注意听讲,学了知识长大做有用的人才,然后反复要求他们认真听讲,逐渐使全班所有学生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讲课是运用直观教学,根据教学内容而剪一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