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论文信息技术课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r
r
来源:大连市第五十六中学孙淑华r
r
r
r
r
r
r
r
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让他们发现问题、发现规律,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他们创造的欲望,才能应对现代化的教学,才能从中真正体会到“做主人”的乐趣,才能真正看到自己学习的效果与效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r
r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习惯与能力,是实现其全面发展的前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方法和能力,应该是学科教学的目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r
r
信息技术课程本身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对培养学习自主学习能力有其独特的优势。在教学实践中,我注重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条件和空间,引导学生亲身去体会科学探究过程,从而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运用到所有的学科学习中。r
r
一、引起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激发自主学习动机。r
r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激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即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自主学习与探究,兴趣非常重要。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动机,这样思维活动得以启动运行,获得信息,检查信息,使自己的知识水平由量变到质变。r
r
信息技术课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在教学中体会到,将信息技术学科其独特的教学内容决定了其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性强、方法多样等特点与中学生敏感而好学、争强又好胜的特点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在讲授Wi
dows98的目录操作和文件目录属性的设置后,可故意将学生以往建立的文件拷贝到一个隐含的目录中,学生上机时便发现自己的文件不见了,纷纷提出为什么此时再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他们便可能找可能是被删除、被更名、被设置为隐含属性、被复制到其它目录中后再删除源文件等多种答案。教师再对他们的想法给予进一步分析,肯定其正确的方面,通过这样的学习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还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也逐渐由被动转为主动,并从中享受到知识给他们带来的成就感,从而达到了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r
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