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估算
一.教学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9页的教学内容,包括例2以及相关练习。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具体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过程,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初步掌握估算方法。能力目标: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估算知识的空间,解释估算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比较推理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培养估算意识。教学难点:合理选择估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四.教学用具:小黑板五.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引出新知同学们,你们喜欢看2017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吗?如果你是“春晚”的总导演,按照每个节目7分钟来演出,要演38个节目,300分钟够用吗?”先让学生选择用精算还是用估算,并且说出使用估算的理由。(二)经历探究1.收集信息建构新知选择算法
课件出示阶梯教室的主题图,让学生从图上收集数学信息。然后老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每排有22个座位,一共有18排,350名同学来听课,能坐下吗?22×18350多法并举2.尝试估算
你准备怎样估算?老师有选择地指名学生板演出三种估算方法。(1)大估:18≈20(2)大小估:22≈2018≈20(3)小估:22≈2022×2044020×2040020×18360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引导,20是怎么来的?每个估算的结果与精确结果比较:是大了还是小了?学生通过讨论思考,估计会这样回答:我把18排看成20排,多算了2排,
f因此就估大了;把每排22个座位看成20个,每排少算了两个座位,因此就估小了板书学生的估算名字3.引导推理解决问题先肯定这几种方法都能比较快捷地算出大约有多少个座位。接着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哪一种方法最有把握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选出自己认为能解决问题的估算方法,在组内交流、分析辩论,再请有代表性的几个同学到讲台前交流算法并说出理由,在辩论和交流中让学生明白:在这里只有第三种方法可以判断“350人能坐下”,接着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理解:每排少算了两个座位,得到的估算结果是360,够350人坐,而实际的座位数比360还要多。教师小结:生活中有很多问题,利用估算都能较快地解决,其中把一个因数估小一些可以解决座位等“够不够”的问题。4.依据情景体验应用教师问:那另外的两种估算方法有用吗?出示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