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相反,还会有意做出与教师意愿相反的行为。此时,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可以说是完全失败了。其实,我们只要静下心来,认真分析学生出现的问题的原因,找到其思想根源,再针对学生的心理进行说服教育,提出合理、科学的矫正措施,学生是愿意配合并积极改正错误的。毕竟,追求上进是所有人的共同价值取向。第三、在管理、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缺乏“蹲下来”倾听学生的声音的习惯,而是用自己的成人高度去度量学生的行为。对学生出现的一些对于青少年来说很正常的问题,许多班主任反应过于激烈,唯恐在这些细小的问题中蕴藏着危险的信息。于是,他们往往揪住这些问题大做文章,大张旗鼓地进行整饬。结果,不仅不能有效地改变学生的这些行为习惯,还搞得风声鹤唳、人人自危。学生心理出现动荡,师生关系趋于紧张。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育过程是不同步的,其心理发育通常要滞后于身体的发育。初中学生的心里是十分稚嫩的。首先、他们的视野还十分狭窄,对事物的认识还十分肤浅。他们只能从表象上去看事情,做事情也完全凭自己的感觉好恶,还没有养成在做事情之前先考虑后果的习惯。其次,他们的好奇心很强,对一些自己已经知道是错误的、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的行为也会抱着尝试的态度去做一做,试一试。
f从而出现许多班主任经常抱怨的“你纵然三令五申,我依旧错误不断”的现象。最后,他们十分注重自己的友谊(也既是我们很多班主任所说的“哥们义气”,往往在朋友的提议下去做一些平)时不会做的错事。对于学生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大可不必感到气愤不平。因为对学生来说,他们的这些行为是无可非议的,是有许多依据的。不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吗?不是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不是说要养成与人协作的习惯吗?不是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吗?我们应该站在学生的高度去看,从学生的生活中去感受,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程度去理解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并包容这些错误。只是在必要的时候,我们再给予他们一些忠告,一点建议,一分帮助。而不是站在他们的对立面,将他们看成是被管理的对象,给他们设置一个又一个的禁区。那样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心理。于教育教学、于学生发展都没有任何好处。总之,班主任工作是艰巨的、烦琐的、也是责任重大的。我们要搞好班主任工作,就必须怀一颗爱心,多一分耐心,抱一片诚心,做学生的朋友,成为学生的伙伴,担当学生成长的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