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为40.9%,1984年为64.4%,1989年为72%,1997年即增加到81%。
相比之下,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也起步较晚,规模相对较小。1998年初,我国真正意义上的证券投资基金诞生。截止2001年5月初统计,沪深证交所挂牌的证券投资基金仅有33只,而且全部都属于封闭式基金。其中,最小规模只有5亿个基金单位占11只;最大的基金规模也不过30亿个基金单位。
按照加入WTO谈判的承诺,中国的资本市场也将逐步对外国投资者开放。因此,培育大批机构投资者的工作非常重要。事实上,为了满足股市超常规发展的需要,我国证券监管部门正在大力培植机构投资者队伍。例如,已经推出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包括: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取代“老基金”、券商资本扩容、企业准人放宽限制、保险基金人市等;随后还将推出的其他举措包括:开放式基金面世、社保基金与养老金入市、外资设立基金入市、混业经营下的银行资金直接入市等,直至完全开放的外资机构入市。到那时,我国机构投资者将是股市最庞大的投资者群体,它们将支撑着我国股市的健康发展,并逐步走向完全的国际化。
六、股价分布股价作为虚拟资本的一种价格,它是股票市场最重要的信号之一。股价只有在市场
f给予合理定位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成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从而做到准确有效地反映宏观基本面和微观景气度。一般地,股市较为成熟的国家或地区,其股市价格分布大多表现为极差即最高价与最低价之差较大的均匀分布。例如,美国股市最高股价为100多美元,股价仅有1美元多的也不少,甚至还有不足1美元的。很显然,其股价最高值与最低值之比均超出了100倍之多。
相比之下,我国股市价格分布则不妙。以2001年5月11日表1收盘价为例,最高股价为华工科技53.35元,最低股价为马钢股份3.94元,二者相差仅12.5倍。在1091只上市A股中不含PT股,位于50元之上的有1只,介于40~50元之间的有9只,介于30—40元之间的有31只;而落在7元以下的仅有20只;介于7—10元间有84只;其余的946只股票的价格则分布在10—30元之间,占全部股票的86.7%;其中727只股价高度密集在10~20元之间。也就是说,我国股市的股价分布是“一窝蜂”,是“大锅饭”,股价基本上没有拉开应有的档次,这样的股价分布,当然也就反映不出上市公司质量的优劣与差异性来。反过来讲,上市公司整体质量不高,也正是股价普遍拉不开档次的根本原因。
表1我国A股上市公司股份分布结构(2001年5月11日收盘价)价格(元)合计7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