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国股市与国际股市的差距比较
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改革开放为大背景,借助大量统计数据,从纵向与横向的八个主要方面,综合论述了我国股市特指大陆股市的现状特征,并指出了它与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股市相比之下的差距之所在,及其在未来改革与发展中的总体趋势。
一、上市公司规模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1998年,中国工业500强的总资产平均值为7.11亿美元,销售收入平均值为3.98亿美元,分别仅相当于当年世界500强平均规模的0.88%和1.74%。
1998年中国最大工业企业的销售收入为61.13亿美元,仅相当于同年世界500强最小企业销售收入89.02亿美元的68.7%。
即使以中国工业100强同世界500强比较,差距也仍然是显著的。1998年中国工业100强的总资产平均值折算成美元为19.48亿美元,销售收入平均值为10.89亿美元,分别仅相当于当年世界500强平均规模的2.44%和4.75%。1999年我国四大全资国有商业银行首次全部进入世界500强,但相比之下,它们在其中的表现却是大而不强。其中的原因不言自明我国四大全资国有商业银行的庞大规模是政府过去用巨额财政资金和垄断经营政策做大的。因此,我们的国有银行虽有世界级大银行的外壳,但尚缺乏跨国大银
117
f行的内在素质,当然也就不能算做名符其实的世界500强。不难想象,从上述企业中产生的上市公司,其规模也必然会是偏小的。以上市公司的总股本规模为例,上海30指数所含30只成分股的可流
通股本规模普遍都是偏小的。以2001年4月底的统计数据为准,在30只成分股中,可流通股本不
足1亿股的就有2只1亿~2亿股有12只;2亿一4亿股有8只;4亿~6亿股有6只;6亿股以上有2只。
从统计结果看,有近一半成份股的可流通股规模不足2亿股,而且没有一只股的可流通股本达到10亿股。
即便从这30家上市公司的总股本来看,公司规模也是偏小的。其中,总股本大于20亿元的只占2家;而总股本不足7亿元的则占18家;总股本介于7亿~20亿元之间的有10家。再以香港股市为例,在香港恒生指数所含的33只成份股中,大多属于蓝筹股,它们的总股本即可流通股本规模现状是5亿股以下只有1只;5亿~10亿股有6只;10亿一20亿股有7只;20亿~30亿股有12只;30亿一50亿股有4只;50亿股以上有2只;100亿股以上有1只。二、上市公司股本结构依世界各国的先例,股本一般只有普通股与优先股之分,而我国上市公司总股本却异样地分割为国有股、法人股和社会公众股三大块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