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现在欧洲和日本央行实行负利率,到底什么是负利率?
题主的问题并不明确,要先区分“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这两种利率的“负利率”情况有着很大的不同,用最易懂的大白话来说名义利率:就是资金提供者(央行或者金融机构)给出的利率,没考虑通胀。这里专门讨论央行,每次上下调整一点都会引起鸡飞狗跳的那个利率,而这个货币工具,因为“零利率下限”的限制,在西方发达国家(美欧日)越来越不好用了,这也是次贷危机后,各国央行采取了很多“非传统货币政策”的原因。实际利率:按照物价水平调整过后的利率。很简单,央行利率减去通胀率,就是实际利率。为什么要区分这个?因为如果讨论“负利率”,现阶段大家默认的都是“负实际利率”,这个在21世纪已经被专门研究过十几年了,而且告诉大家,中国也是负利率国家之一。因为央行政策,中国在03年10月就进入过负利率时期,后来又反反复复,存贷款利率上上下下,通胀持续走高,总体来说,中国在21世纪,负利率时间基本上40以上……所以这个问题负利率对经济的影响,是很宏大的问题。在而比较罕见的全新领域“负名义利率”,是09年瑞典央行第一次突破了零利率下限,被称为“全新的领域”。说几点吧1,负利率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还没有统一的结论。比如说不利于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1个发
f展中国家的利率政策进行研究时,发现实际储蓄利率与实际GDP的增长率之间存在着强正相关关系。正利率国家的实际GDP增长率,高于弱负利率国家;而强负利率国家的实际GDP的增长率最低。(83年的研究)也有提出相反观点的,纽梅和派瑞提出了不同观点他们特别关注了实际利率和经济周期的相关性,并就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情况进行比较。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负利率出现并领先于经济上升期,发达国家的负利率出现并滞后于经济下降期,并且得出了更具普遍意义的结论: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利率变化是逆周期的并领先于经济周期波动,而发达国家的实际利率变化是顺周期的并滞后于经济周期波动。从我国的角度说,谢平指出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程度不高的情况下,负利率还无法形成储蓄存款向资本市场的大搬家,指出尽管负利率会对居民储蓄形成实际收益的损失,但是我国国情支持了高储蓄与负利率并存的态势。不知道这算不算有趣咩……负利率是对资金价格的扭曲,长期持续对市场一定是有所损害的,但是短期负利率对经济的刺激的案例国内外都有,所以有利有弊吧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