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山怀古》也有异曲同工之效: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张养浩在散曲中唱出:无论封建国家兴衰与否,不管世事如何变迁,惟一亘古不变的是平民百姓受苦受难。作者的历史观是进步的,见解是深刻的,审视历史的目光是深邃的。(二)警世讽世之作:揭官场污浊,叹功名凶险。张养浩自小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他把救世济民、勤政奉公、有所作为当成他的政治思想和人生追求。因此,当他踏入仕途行使权利的时候,便对为官的行为准则进行了严格的自我规范和约束:“那的是为官荣贵,止不过多吃些筵席,更不呵安插些旧相知。家庭中添些盖作,囊箧里攒些东西。教好人每看做甚的。”(【中吕朱履曲】)此曲是作者对荣华富贵的否定。那些所谓的“荣贵”其实不过是官场应酬,一桌桌盛筵填塞了满肚满脑的肥油;安插自己人,干些排除异己的勾当;替儿孙盖些富丽堂皇的房子,攒些金银珠宝。所谓的“为官荣贵”,实质就是犯罪的证据!张养浩还写了一组【沉醉东风】曲,共七首。每首都以“因此上功名意懒”为结局,如第二首:“班定远飘零玉关,楚灵均憔悴江干。李斯有黄犬悲,陆机有华亭叹,张柬之老来遭难。把个苏子瞻长流了四五番,因此上功名意懒!”前六句写了六个历史人物及其不幸遭遇,这六个人,历史跨度包括了战国、秦、汉、晋、唐、宋,时代不同,类型各异,而其结局之可悲足已使人看到,在求取功名富贵的道路上布满了各种危机。从张养浩一生经历来看,三次出仕的时间共约三十年,两次弃官的时间只有十年,而且第一次弃官是避祸逃遁;再从其出仕期间的表现看,初则向不忽木献书自荐,在任堂邑县尹时,敢于兴革,卓有政绩;任监察御史及参议期间,以遇事直言敢谏见称;最后出任救灾工作,以垂暮之年全力以赴,死而后已。这些事实说明,致用、济世乃其本愿,全身逃世非其初衷。从这一点回过来再看这首【沉醉东风】曲,其深层内涵并不是他不愿建功立名,只是在是非功过被当权者颠倒、祸福生死任当权者摆布的政治环境中,建功立业是与凶险相伴的。(三)哀民之作:反映百姓疾苦,抒怀忧国忧民。儒家的民本思想在张养浩的思想深处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所以他的散曲继承了儒家诗教的现实主义精神弥补了元散曲在抒写社会时事、哀悯民生疾苦方面的薄弱,表现出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天历二年,他听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的情况,恰巧朝廷第七次征他为官,出任陕西行台中丞,负责赈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