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语文教与学
助力语文学习
崇明区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试卷
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1)淮左名都,竹西佳处,_____________。(姜夔《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3)杜甫《登楼》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时空角度延展,描绘了一幅宏阔悠远的壮美景观。公众号:语文教与学2按要求选择。(5分)(1)中国古代诗歌往往体现“移远知近,由近知远”的空间意识,下列诗句不适合证明这一观点的一项是()。(2分)
A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B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C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D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2)为防止疫情扩散,小区志愿者劝说居民戴口罩,下列用语最得体的一项是()。(3分)A不戴口罩是对他人健康的侵害,请务必带好。B戴好口罩是对自我的保护,也是对他人负责。C侥幸心理要不得,不戴口罩终将带给你悔恨。D没有口罩不是借口,请你记住生命只有一次。公众号:语文教与学
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对批评的批评:创造“复调”话语王晓华
①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文学批评逐渐成为热点:一方面,随着话语实践日趋活跃,其总体重要性获得了普遍承认;另一方面,它似乎又缺乏类似学科规范的自律法则,时常演
f公众号:语文教与学
助力语文学习
变为没有约束的话语狂欢,并因此受到质疑和消解。由此,倡导对“批评”的批评,将“批评”本身纳入批评的视野中来,就显得异常重要。
②按照通常的理解,文学批评的对象是作家和作品。这种理解虽貌似“中规中矩”,但却忽略了一个问题,即如何对待批评本身:批评家对批评是否享有“豁.免.权.”?批评是少数主体自我授权的游戏吗?如何约束批评家的越界冲动?倘若批评本身不能被纳入批评的视野,那么其公正性和有效性又如何获得保证?公众号:语文教与学
③当然,有人会说:批评家具有自我反思能力,可以自我审视、自我矫正、自我规范。然而,如果寄希望于批评家的自我批评,那么批评依然是独白而非对话。更重要的是,它所依赖的仍旧是自我授权的传统模式批评家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这等于把批评家当作不受约束的绝对主体,倡导僵硬而傲慢的独断论。事实上,正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当下的文学批评时常显现为任性的话语实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