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民族学生188人。留守儿童29人。三、工作思路(一)教育工作1.切实抓好“控辍保学”工作,严格控制年度辍学率控制在05以内。
f2.和办公室、大队部共同配合,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开展“祖国好家乡美”、“三爱三节”、“我的贵州中国梦”、“我们的节日”、“三生四爱五心五好”、“国学经典进课堂”等活动,争创“三生四爱五心五好”主题教育活动示范校。加强民族教育相关工作,积极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和民族团结教育。3.全面加强学校团队工作建设。按《关于在全县中小学组建鼓号队(管乐队)的通知》(普教科字2011311号)文件要求,继续推进我校鼓号队(管乐队)建设。充分发挥少先队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4.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一是如实上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关数据,根据测试数据,不断加强我校体育工作;二是继续开展好阳光体育活动;三是落实普教科字(2014)20号《普定县中小学生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形成常规,迎接2015年中小学生体育、艺术测评(学习普教科字(2014)20号《普定县中小学生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5.强化学校卫生管理,在学校开展“拒绝二手烟健康生活”主题活动和“无烟校园”创建活动。6.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坚决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黔教基发201185号)文件精神,开展“减负校校行”活动和“减负增效提质”示范校创建活动。严禁擅自调减音、体、美课程课时,不科学设置作息时间等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不规范办学行为;严禁体罚、变相体罚及其他歧视学生的教学行为;严禁教师对学生实行有偿家教、有偿补课、举办或参加各种社会举办的补习班、培训班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利用节假日、双休日和休息时间组织学生上课和集体补课;加强教材教辅管理,杜绝违规订购教学教辅材料。(学习普教科字(2014)21号文件,即《关于在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减负校校行”活动的通知》7.按照贵州省校园文化建设标准,围绕“六化四园”,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
f校园特色文化活动,争创特色文化学校。“六化”指绿化、美化、文化、硬化、净化、信息化;“四园”指学园、花园、乐园、家园。8.完善特殊群体学校关爱体系建设,开展“留守儿童”之家和“流动儿童”活动室创建活动,建立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