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摘要:面对高师函授生源逐年减少,学历补偿和学历提升的教育即将走到尽头的现实,继续坚持学科培训课程开发的路子必然日益困难。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方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结合教师岗位技能特征,开发出工作过程与培训过程相融合的在职教师培训课程体系,不仅是提高在职教师岗位技能的有效路径,也是提高高师院校培训效益的出路所在。
关键词:教学岗位;过程导向;学习领域;学习情景
20世纪,由于大多数教师学历偏低,中小学教师为了学历达标,主要采取以学科学习为主的方式,参加自考、函授和远程培训。时至今日,中小学教师急需的是应对岗位技能的提升培训,学历补偿教育已不再是教师培训主流。针对现有教师培训主要是提高在职教师的岗位技能和前沿理论知识的特征,笔者认为转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将是今后在职教师培训课程开发的新趋势。
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培训课程概念及特点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内涵。“工作过程导向”概念是以实际工作中的能力、需求、考核目标等要素为导向,建立和组织教学过程,使得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融合。在教师培训中,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的培训课程,即是根据教育、教学岗位工作为导向开展培训,是为了改进教师的岗位行动而培训,通过岗位行动技能训练来培训。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培训课程的实施,是以学员为行动的主体,以基于教育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培训者与被培训者,以及学员之间的互动合作行动为方式,培养由教学能力、教学策略和教育管理能力等构成的教育行为能力,从而使得教师参培后能从容面对相应教育工作岗位的要求。因为培训是基于工作过程的,所以在开发学科培训课程和实施培训时就要先搞清楚培训所针对的工作岗位是什么,该工作过程涉及哪些方面,工作完成与否的评价标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强调以学员获取直接经验的形式来掌握,突出融合各项实践活动中的最新知识、技能和技巧。该课程培训模式中,学员首先对接受培训的内容和工作岗位环境等有感性认识,获得与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相关的知识,然后再开始学习专业知识。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师培训课程的特点。一般来说,课程结构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学科体系的框架,强调的是静态的无生命的“机械”对知识的客观构造;一类是行动体系的框架,强调的是动态的有生命的“机体”对知识的主观构建。教师培训课程应属于后者,它是按照行动体系来编排课程内容,形成专门针对工作岗位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