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的无意想象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时期儿童的心理活动不稳定、受外界影响、无目的的特性。三心理活动独特性的发展新生儿即存在气质类型的差异。到了幼儿期,儿童个性特征的差异更为明显了。同时,在智力和能力方面,儿童的特殊能力和智力差异也开始表现出来。四心理活动能动性的发展能动性将对儿童的自我意识、兴趣和爱好等方面产生很大影响。在自我意识方面,儿童的学习、生活和发展直接受自我意识水平的影响。36岁的儿童已经在自我评价及自信心方面表现出了差异。三、学前儿童个性形成与发展的意义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意识、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
f学前期儿童的一些个性特点对他们日后的发展具有很直接的影响,成为个性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第二节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自我意识指的是个体对自己行为的看法和态度主要包括个体对自身的存在以及外部
事物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具有分离感和同一感两个特征。
二、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阶段一自我感觉的发展0-1岁自我感觉是自我意识的最初级形式。二自我认识的发展1-2岁儿童自我认识最主要的方面是对自我形象的认识。三自我意识的萌芽2-3岁儿童自我意识的萌芽与言语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四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3岁以后在自我意识萌芽以后,儿童了解到自己是一个简单的评价,这时的评价内容还比较单
一。三、儿童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
一自我评价1从依从性评价到独立性评价在幼儿早期,儿童对自身的评价主要依赖于成人对其的评价,儿童经常是盲目相信成人的评价,自身还没有形成独立的自我评价。2从对个别方面的评价到对多方面的评价4岁左右的儿童大多都是从个别的方面来评价自己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到5岁左右,儿童的自我评价角度更丰富了6岁的儿童则能够从多个方面进行自我评价。3从对外显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过渡3-6岁的儿童对自己的评价基本都是对外显行为的评价,还没有表现出对内心品质的评价。到了6岁左右,才开始出现“由外向内”评价的过渡表现,但这只是一种倾向性,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对内心品质的评价。
f4从情绪化评价到理智评价儿童在幼儿早期的自我评价往往具有很强的情绪色彩,而不是从客观事实出发。从4岁左右开始,儿童能够初步根据某些简单的行为规则来进行比较理智的评价。
二自我体验1从初步的内心体验到较强烈的内心体验儿童自我体验的表达与其言语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幼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