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
(课程代码:12340)
第十章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个性的形成及其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第二节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第三节学前儿童气质的发展第四节学前儿童性格的形成
第一节个性的形成及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一、个性及其内容一个性的概念个性,指的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个性是一个复杂的、多侧面的、多层次的动力结构。二个性的基本特征1个性的独特性个性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个性特点,人的个性千差万别。但个性
的独特性并不排斥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性。2个体的整体性个性的整体性指的是个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是由各个密切联系的成分所构成的
多层次、多水平的统一体。3稳定性个性具有稳定性的特点。个人的偶然的行为不能代表他真正的个性只有比较稳定的、
在行为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才能代表一个人的个性。4社会性个性的社会性指的是,个体个性的本质是由人的社会关系决定的。个性特征的形成,
和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及其所受的教育密切相关。个性具有社会性,但个性的形成离不开生物因素。三个性的结构
f1个性的调控系统1个性的调节系统个性调节系统是个性调控系统的组成部分之,它以自我意识为核心。自我意识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是个性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制约着个性的发展。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越高,其个性也就越成熟、越稳定。2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是个性调节系统的又一个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志向、人生观和世界观等方面它是以个体需要为基础的动机系统,是个体行为的推动力。2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指的是个体经常表现出的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点,是个体各种心理特点的系统结合,集中体现了个体个性及心理面貌的独特性。二、个性的初步形成一心理活动整体性的形成3岁以前,儿童逐渐出现思维、想象和记忆等心理现象但是,这这个阶段儿童的心理活动是混乱而零散的,他们的各种心理过程还在逐渐发生之中。到了幼儿期,调控能力逐步发展,逐渐成为儿童心理过程的协调者。幼儿末期,儿童开始能够按照一定的计划和目的进行活动,调控能力逐渐提升。此时的儿童能够按照一定的目的控制自己的行为,心理过程具有了整体性、系统性的特点。二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长新生儿和婴儿的思维、记忆、注意等心理过程富于变化,其情绪情感也是如此。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