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得高校经济业务的复杂性不断增大,如何高效地筹划各项资金的来源、运用,进行综合平衡,需要高校设立总会计师参与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学校重大经济问题的决策,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二)控制高校财务风险的需要自1998年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入学比例急剧上升,为了解决高校成倍增长的学生教学和生活需求,高校不得不同样成倍兴建新校区,校区基本建设以及教学楼、生活区等配套设施都需要高校投入大量的资金。然而高校资金供给的主要来源是学生学费和生均定额拨款,这部分因为学生增加而增长的资金基本上只能用于满足培养学生的成本,并不足以满足兴建新校区所需的巨额资金,由于资金供给不能与高校规模扩张的速度相匹配,导致高校资金缺口剧增,很多高校不得
f不进行商业贷款。国家审计署2011年6月在《关于2010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中“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情况”认为“高校偿债能力弱,存在风险隐患”,“2010年,有387所高校和230家医院的借新还旧率超过了50,还有95所高校和575家医院存在逾期债务576亿元”,因为国家审计署审计的范围是地方政府性债务,除地方政府性债务外的其他债务并没有在此次审计范围,所以高校的真实债务比审计署报告披露的更严重。根据对广东省高校的调查结果,省属高校不少已经出现严重的债务风险,各类负债按期还本付息艰难,并且由于近两年国家信贷政策的变化,实行银根紧缩的财政政策,加强了对各类贷款的风险控制,使得高校到期贷款办理贷款展期或流动资金倒贷产生了很大的困难。目前,比如广东省属高校中还未有一所院校设立总会计师岗位,基本是由一名副校长来分管财务工作,而这些主管财务的副校长其专业绝大多数与财务相差甚远,很难对高校是否面临严重财务危机和债务风险有深刻的认识,所以高校迫切需要建立健全总会计师制度,急需专业化的管理者负责资金的筹措和合理使用。(三)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需要高校财务处不仅直接办理会计核算业务,进行会计监督,作为专门从事财会工作的职能部门,更要负责财会业务领导和监督学校其他部门的经济工作。在高校各项管理工作中,财务管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财务部门与资产、后勤、基建、科研、人事、审计等部门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学校国有资产从预算到采购付款到资产使用到最后报废的整个流程都贯穿着财务管理的过程;人事制度改革中的岗位津贴、绩效工资等分配制度改革也离不开财务支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