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高校总会计师制度建设探析
【摘要】随着近年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经济业务活动越来越复杂,债务风险日益突出,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就高校实行总会计师制度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如何在高校建立并完善高校总会计师制度。【关键词】总会计师;高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一、引言总会计师是一个单位分管经济核算和财务会计工作的单位领导成员。总会计师制度就是指关于总会计师的设置、职权、任免和奖惩等一系列事项的操作规程。我国1985年颁布实施的《会计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设置总会计师的要求。1990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总会计师条例》。1993年修改《会计法》时再次明确规定:“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和业务主管部门可以设置总会计师。总会计师由具有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人员担任。”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完善教育经费监管机构职能,在高等学校试行设立总会计师职务,提升经费使用和资产管理专业化水平”,但直到2012年初,全国高等学校内设立总会计师一职的并不多。比如:广东省属高校至今仍没有一所学校设立总会计师,截止到2012年9月省属有3所高校才开始启动公开遴选总会计师。如何建立健全高校管理机制,加强高校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以应对当前高校日趋复杂的经济活动和各种财务风险问题,尽快建立和完善高校总会计师制度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二、高校建立总会计师制度的必要性(一)高校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由于高校内部、外部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使得高校管理体制、办学规模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业务活动越来越复杂,高校从学生人数和经济总量都比5年以前至少翻了一番。高校资金来源,也由过去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发展成为教育拨款、学费收入、培训费、贷款、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的新格局。高校的主要事业发展中心也由以培养全日制本专科生、研究生为主,发展到目前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网络教育、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短训班等各类培育人才方式并举的教育模式。其次,高校也承担越来越重、越来越多的社会科研任务,包括承担国家、省、市科研基金项目,接受社会各行业的委托进行应用技术的科学研究,对外提供科技咨询服务等。此外,学校也兴办校办企业及其他对外投资业务、接受社会各类捐赠以及为扩大学校规模进行的商业贷款等。以上所有业务使学校的经济收入总量大为增加,同时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