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三年来,我校在践行“教育即是服务”的基础上,循序渐进,逐步推行“温度”教育。1“温度”文化:让爱和温暖弥漫校园爱是教育的前提,有爱的校园才有温暖。以爱治校,以情育人,制度的制订实施充满人性关怀和家的温馨,学校着力将“温度”打造为学校文化,让爱和温暖弥漫校园。(1)师师关系。教师是培养人、唤醒心灵的工作,需要教育者内心充满温暖,并传递给学生。因此,教师需要内在的感召与引领、关怀与培养、尊重与信任。学校首先要给教师专业关怀,给教师德能双馨的大气。如“青年教师成长计划”“教师阅读”项目,省级、国家级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其次是人文关怀,给教师激情蓬勃的朝气。教师承受着多重压力,学校要关心教师身心健康,组织教师参加文体活动,定期问访,给予关怀。最后是激励措施,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目标与追求,如青年教师培养、岗位培训、“请进来、走出去”、低职高聘等多项激励制度,促进教师队伍建设,让教师队伍充满“温度”正能量。(2)师生关系。学校推行“导师制”,学生自主选择教师作为成长导师;实行“联系学生制度”,每个教师要联系三四名学生,陪伴学生成长,为学生学习规划、心理疏导、品质养成、职业选择等问题提供指导;开展每月“师生沙龙”活动,让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关爱留守学生、特困生,制订“帮扶联系手册”“帮扶联系卡”。学生在有温度的平等师生关系、多元的导师组织、互动的教育形态、共进的发展目标中,切实感受到关怀、温暖。(3)生生关系。同学关系对学生成长影响很大。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机会、畅通的渠道、平等的对话,合理地参与学校管理。通过各种学生组织的建设,学生在日常活动与自主管理中营造积极、和谐的关系;通过聘请学生为校长助理,塑造民主平等的关系。让学生间建立起互相尊重、激励、学习,平等互助,共同进步的新型同学关系,从而让学生有安全感、归宿感。良好的生生关系可促进学生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又可增强班集体的内在活力,使班级、学校健康有序地发展。(4)家校关系。家长愿意付出,学校则应给家长提供机会。学校组建家长委员会、召开校务委员会等,让家长自觉融入、参与学校的文体艺活动。通过开办家长学校,以专家引领、同伴示范等形式解决家庭教育困惑。这种有“温度”的家校合作关系,让家长们感受到尊重,也有了更多信心。2“温度”课程:遵循差异,发展个性与特长
f龙源期刊网httpww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