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探究的意识,提高了阅读的自觉性。
例如: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老师在课堂上既求学生认真听讲,积极讨论,又能够引导他们“动手”对自己喜爱的人物做一点批注,对令自己感动的语言写几句评点。批注评点是传统的一种读书方法,也是一种研究文本的好方法,更是一种读书的好习惯。下面简单谈谈在语文课上怎样具体地教给学生写批注的方法:
1在读书中,边看边思考,然后用精炼的语言把某段的中心意思记在书的天头或地脚上,这样就便于把握文章的脉络,然后复习浏览时,可一目了然。
2在读书中,可能产生各种感想、见解、疑问,这时可随手写在书的空白处。如不立即记下,过后就不易想起这些宝贵的思想火花。
f经过长期的训练,五年(1)班学生阅读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其中
刘浩然同学从当初无法读懂一篇文章,到毕业时不但能把握文章的主要
内容,而且能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毕业考试语文成绩还拿到A。
第三部分研究结论一、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是激发学生“爱读书”的必要条件一些年的实践表明,有实效性的阅读习惯养成应该来源于生活,只有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使其所拥有的经验尽量丰富;有体验才是有说服力的。(一)社区阅读资源,有利于促进学生读书兴趣的培养学校不仅仅着眼于身边的小区域,而是在此基础上,在更大的范围内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条件。学校突破了狭小地域的限制,组织汇报表演活动,大大地促进学生读书的兴趣。打造活力书香,张扬书香魅力。让学生通过阅读的途径关心、了解、支持、参与社会活动,每个活动学生进行为期一到两个月的阅读综合实践,利用图书馆阅读资源,通过调查、访问、查阅收集资料去了解相关活动的历史、礼仪、饮食、服饰、旅游、运动、地理等民俗文化风情。一系列的读书活动在社会上的反响很大。我们的孩子也在这些活动中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性情,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二)社区阅读资源,有利于把学生读书落在实处我校通过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及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富有时代气息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实现以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以一个家庭影响一个学校。在探索的基础上,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只有注意对学校阅读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只有丰富多彩的课外探究性活动,才能提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