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ESSAY的十大误区
在帮助学生应付大学学业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对大学作业有着一些误会。这些错误的观念不仅导致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作业上,也导致他们从来不能获得理想的作业分数。很多学生花一个星期在一篇2000字的Essay上,自己感觉已经竭尽全力,但是交作业的时候还是惴惴不安,祈祷一帆风顺,成绩却还是差强人意。其实,作业并非那么困难,只要你掌握作业的技巧,明白大学的要求,以及老师的阅读习惯,就会获得很好的分数。以下是本人总结的十个完成大学作业的误区。如果同学们不能从这些误区走出来,那么大学的学业仍然是非常困难。误区1:写essay或者report要从i
troductio
写起写作业如同吃鱼,要从鱼身吃起,而不是鱼头。我看到很多学生对着I
troductio
这个headi
g苦思冥想,毫无头绪。学生写了删除,删除后又重写,反反复复,就i
troductio
就可以写上一天。这是一个错误的做法。不管essay或者report,i
troductio
都要放到最后写。原因有二:1,学生在不知道主体论述部分写什么内容的情况下,I
troductio
是不可能很快的完成,因为I
troductio
经常包含对内容的大致介绍。2,I
troductio
的分重很低,只要简单明了,让老师知道大概的论述方向,就达到了目标和效果。
误区二:先做Research,再开始写写作业象看病,小病自己解决,大病再找医生。以前在大学读书,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需要很短的时间去完成essay。譬如说,在一个很难的researchessay上,我只用了四个小时。旁边的同学总是以为我是不上进的学生他们认为,一个好学生,不可能只花四个小时在作业上。最后成绩出来,30分的作业,班上80的中国学生只拿了9分,而我拿了22分。很多同学,包括KIWI,都来问我怎么写的,因为这是很著名的杀手课。其实,我的方法很简单。看到作业的题目,我首先是自己去想,按照常识和上课的内容,去思考大致的观点。每当想到一个观点,我就写下来,并且解释这个观点。且思考且动笔,在没有做research的情况下,我已经写好了700字。当思维“弹尽粮绝”的时候,我开始做Research。有了自己思考的基础,做Research有很清晰的方向。堆堆填填,缝缝补补,一个1500字的essay就写出来了。先做research再动笔这个习惯有个很大的弊端:你所看到的一些文章,里面的观点可能是不重要的观点,或者是老师不强调的观点。这些观点写上去,老师不欣赏,只会给你很糟糕的分数。我看到很多学生辛辛苦苦做了research,老师却大笔一划,写上“irreleva
t”。老师非常希望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