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
题干的括号内。
1、“在课程计划或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需要或准备状态的一种评价”,称为
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游离性评价2、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倡的“国际理解教育”,实质上体现了20世纪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即A.多元主义价值观B.知识主义价值观C.精英主义价值观D.主体教育观3、提倡“自然教育”的教育家是A.洛克B.卢梭C.夸美纽斯D.柏拉图4、下列关于活动课程主要属性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以儿童为中心,依据儿童当前的兴趣与需要来设置课程B.打破学科界限,按活动主题来组织学习经验C.课程组织心理学化,要求按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与特点来组织课程D.活动课程即是通常所讲的课外活动5、我国《教师法》规定取得幼儿园和小学教师资格的最低学历要求为A,高中B.中专C.大专D.本科6、建构主义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因此他们非常强调的一种学习方式是A.个别学习B.分层学习C.合作学习D.团体学习7、在泰勒看来,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是A.确定教育目标B.选择学习经验C.组织学习经验D.评价教育目标8、“道尔顿计划”的创立者是A.夸美纽斯B.帕克赫斯特C.华虚朋D.凯勒9、提出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回应模式”的教育家是A.斯太克B.兰德C.泰勒D.普罗沃斯10、我国唐代由中央直接设立的的学校有“六学二馆”,其中“二馆”是A.教馆和学馆B.崇文馆和弘文馆C.文馆和武馆D.书学馆和算学馆11、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如果只看到学生差的地方,认为无药可救,那就违背了A.统一要求与从实际出发相结合原则B.对学生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
fC.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D.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12、教师和学生要从教学活动中及时地获得反馈信息,及时地调节和控制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这是A.最优化原则B.反馈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民主性原则13、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多次变化,说明教育目的受A.文化传统的制约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制约C.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D.外国教育目的的制约14、“把某项课程变革计划付诸实践的具体过程”指的是A.课程实施B.课程采用C.教学组织D.教学过程15、从微观的具体教学过程的角度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