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其余钢束均采用两端张拉,所以要求在主桥边跨顶、底板钢束张拉完毕之后方可架设相邻引桥的预制箱梁。竖向预应力钢筋布置于腹板,采用精轧螺纹粗钢筋,直径为25mm,抗拉强度标准值fpk=785MPa(σb≥980MPa,屈服强度σ02≥785MPa),单根张拉力为347kN,竖向管道采用内径50mm的金属波纹管,在顶板上进行单端张拉,采用普通压浆工艺灌浆。3)主梁施工方法主梁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悬臂节段从0施工至8直至合拢段,施工阶段分为11阶段。施工顺序:桩基础及承台施工→墩柱施工→墩顶主梁0号梁段施工→主梁悬臂浇筑→施工边直段→边跨合拢→中跨合拢→施工桥面工程及附属工程→成桥。
2
f大石大桥扩建工程主桥施工监控方案
二、施工监控的必要性
连续梁桥是高次超静定结构,它对成桥线形有较严的要求,每个结点坐标的变化都会影响结构内力的分配。桥梁线形一旦偏离设计值,势必导致内力偏离设计值。受结构刚度和容重、温度变化、风力和日照温差、施工临时荷载、混凝土收缩徐变以及预应力张拉等复杂因素干扰,使力与变形的关系十分复杂。在施工计算中虽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算出各施工阶段相应的梁体变形,但按理论计算所给出的线形进行施工时,结构的实际变形却未必能达到预期的结果。这主要是由于设计时所采用的计算参数、施工临时荷载条件等与实际工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完全一致所引起的。连续梁桥在施工中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理论与实际的偏差具有累积性,如不加以及时、有效地控制和调整,随着主梁悬臂施工长度的增加,主梁标高最终会显著偏离设计目标,造成合拢困难,并影响成桥后的内力和线形。
因此,必须对大桥的每个施工阶段进行严格的监测与控制,收集控制参数,分析施工中产生的误差,通过理论计算和实测结果的比较分析、误差调整,预测后续施工过程的结构形状,及时调整梁端立模标高,确保主梁线型平顺,同时保证主梁应力变化控制在规范规定的限值范围内,使成桥后结构内力和线型处于有效的控制之内,并最大限度地符合设计理想状态,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为大桥的后期健康运营打下良好基础。
综上所述,线型监控是确保桥梁线型满足设计要求所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而应力监测是为了确保线型监控顺利进行,准确把握结构参数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确保结构施工和成桥后安全的保障措施。线型监控和应力监控相辅相成。
三、施工控制目标及技术经济性指标
在连续梁桥的悬浇施工过程中,每一梁段的增加都对现有结构的内力和线型产生一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