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这种方式学习,还要教会学生如何查找信息、发现知识;再次,教师还要能够在学生面对信息不知所措时,帮助学生选择信息、组织信息;最后,教师要教会学生面对信
f息态度,教会学生以一种兼有批判、创新精神态度去对待眼前呈现出来的信息。
三现代教育的应用更为学生与教师的发展提供了一次良好的契机、一个广阔的空间,这种发展将使得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都发生一次质的改变,跳出以往传统的单一模式。当代的教育是一种关注学生个人整体素质的多角度、全方位的教育。它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校内的成长,更多是学生在任何场合中全身心、全人格的发展。基于这一认识,我们还应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社区和家庭的作用,为学生创造一个具有连贯性的成长环境。
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学生自主学习中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同时,强调学生是认知即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建构主义理论还认为“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而以自主学习为基础的模式中,恰恰具备了这四大要素,可以营造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适应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从而极大的提高教学的效
f果和质量。在学习中,不是只关注于知识的呈现和传递,而是致力于反映学习者对信息的理解和主动建构。总之,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商、交流、合作和本人进行意义建构方式获得。
因此,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的课堂教学中,知识不能再简单由教师或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是由每个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和经验,将新知识融合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形成自己的独立的新的知识网络,这种学生主动地加以建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引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输者和灌输者。惟有如此,学生才能真正对学习产生兴趣,积极思维,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增进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