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什么是素养及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当前农村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缺失现象探究。

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哪些?

提高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途径与方法。
一、什么是素养及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1、素养的定义:辞典上告诉我们,即修习涵养。它包括素质和教养。素质是人的体质、能力、才干等;教养辞典上说是“文化和品德的修养”,但我更愿意理解为“因教育而养成的优良品质和习惯”。即素养是可以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汉书李寻传》:“马不伏历,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宋陆游《上殿札子》:“气不素养,临事惶遽。”即说明了素养是可以通过学习训练而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2、我们对素养有什么样的理解?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张义兵副教授认为,对素养的理解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第一,素养是后天养成的,它不是天生的。从心理学意义上来说,天生的,我们通常可以把它称为素质,比如说,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而素养是后天形成的。第二点,素养是可以培养的。人的素养是有高低的,比如说文学素养、艺术素养、科学素养、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它是可以有高低的,有的人低一点,有的人高一点。那么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各种素养由低向高逐步的向前发展,因此说,素养是可以培养的。第三点,素养是多层面、多层次的。素养不仅包括一种意识,而且它包括一种实践,比如我们通常所说的知、情、意、形等方面。因此,当每个学科都在谈素养的时候,其中,都包含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的多层面的理解。第四点,素养是综合的,孤立的单一素养是不存在的。比如我们讲文学素养或者信息素养,孤立地来说实际是不存在的,我们很难从一个人身上简单地分割出哪一块是文学素养,哪一块是科学素养,哪一块是信息素养。3、什么是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对于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我简单地概括为三句话:第一、过硬的职业道德素质,即师德师风。第二、娴熟的教材解读能力,即师识师能。第三、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即师技师艺。二、当前农村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缺失现象探究。1、语文教师对自身语文专业的认识过于单一、随意:如“我是语文教师”、“我是教语文的”,语文教师认为自己是语文知识的拥有者,是传授语文知识的教书匠,忽视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忽视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