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软件问题引起的错误,如计算机在工作中发生读写困难,或读写的字符过长等,操作系统会指出发生
f的错误并作相应处理,或重新读写,或做为特例记入某一文件,或停止计算机的操作。
2.程序保护,用户防止处理过程中受到其它程序干扰、防止模块调用的错误和防止未授权改动应用程序。
3.文件保护,即对存储的文件加以控制,以防止未经授权的使用和修改。采取的主要控制手段是内部标签的设置与核对。文件内部标签包括头签和尾签。头签通常包括文件号、文件名、建立日期、密码口令等。通过检查此签,保证只有掌握密码的人才能打开文件。尾签包括数据块数、记录数、文件结束标志等。通过检查尾签,可防止数据丢失,保证数据处理的完整性。
4.安全保护,防止未经许可使用系统,采用分级可变式口令控制对系统的接触,同时通过操作系统自动建立使用系统的人员和活动的记录等。
5.自我保护,系统软件是一种控制工具,它也可以被用来破坏系统的内部控制,因此,要对系统软件本身加以保护。
(三)网络控制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已经从单机系统向网络系统发展,不管是基于局域网络的系统,还是基于因特网的系统,网络控制都是对系统的一种重要的内部控制。网络中常用的控制措施如:1.网络中数据加密。加密变换是网络中最基本的控制措施,它可以在多个层次上实现,包括网络层下的链路加密和网络层上的端间加密等。2.网络端口保护。网络由各种端口保护设备和访问控制软件来保护。3.网络中主体验证标识。主体使用口令、密码、磁卡、指纹或签字一类的标识来验证自己的身份。三、系统开发控制和系统文档控制(一)系统开发控制系统开发控制主要运用于那些自行设计电算化会计软件的单位。为了保证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成功地完成,并且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为了保证系统的开发过程合法、有效,需制定如下的控制措施:1.要制定全面、完整的开发计划。开发计划包括:确定系统目标、系统的总体结构、开发方式、组织结构与管理体制、工作阶段和开发进度、资金筹措与费用预算、人员培训与配置等。2.采用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3.制定编程规则与规范,以提高系统的可审性。4.进行开发进程控制,以保证系统开发进程和质量。5.系统测试控制,采用静态测试法和动态测试法,在系统实施前检查错误,使系统能按设计要求成功完成。6.系统审批控制程序。7.系统程序变更控制和系统转换控制。(二)系统文档控制
f系统文档包括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的证、帐、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