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柄的。直径大于田12mm以上的通常作成锥柄的。钻削时起传递转矩和钻头的夹持定心作用。2颈部直径较大的钻头在颈部标注有商标、钻头直径和材料牌号等内容。
3工作部分这是钻头的主要部分,由切削部分和导向部分组成,起切削和导向作用。
312麻花钻工作部分的几何形状麻花钻的切削部分可看做是正反的两把车刀,所以它的几何角度
的概念与车刀基本相同,但也有其特殊性。1螺旋槽钻头的工作部分有两条螺旋槽,它的作用是构成切削
刃、排出切屑和通切削液。2前刀面指螺旋槽面。
f3主后刀面指钻顶的螺旋圆锥面。
4顶角钻头两主切削刃之间的夹角。顶角大,主切削刃短,定
心差,钻出的孔容易扩大。但顶角大,前角也增大,切削省力些。顶角
小,则反之。
四、套筒类零件加工中的主要工艺问题
一般套筒类零件在机械加工中的主要工艺问题是保证内外圆的相互
位置精度(即保证内、外圆表面的同轴度以及轴线与端面的垂直度要
求)和防止变形。
1.保证相互位置精度
要保证内外圆表面间的同轴度以及轴线与端面的垂直度要求,通常
可采用下列三种工艺方案:
(1)在一次安装中加工内外圆表面与端面。这种工艺方案由于消除
了安装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因而能保证较高的相互位置精度。在这
种情况下,影响零件内外圆表面间的同轴度和孔轴线与端面的垂直度的
主要因素是机床精度。该工艺方案一般用于零件结构允许在一次安装
中,加工出全部有位置精度要求的表面的场合。为了便于装夹工件,其
毛坯往往采用多件组合的棒料,一般安排在自动车床或转塔车床等工序
较集中的机床上加工。图31-3所示的衬套零件就是采用这一方案的典
型零件。其加工工艺过程参见表31-3。
表4-1棒料毛坯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序号工序内容
定位基准
1加工端面、粗加工外圆表面,粗加工孔,半精加外圆表面、端面
f工或精加工外圆、精加工孔、倒角、切断见图定料用31-70
2加工另一端面、倒角
外圆表面
3钻润滑油孔
外圆表面
加工油槽4精加工外圆表面如要求不高的衬套,该工序可外圆表面
由工序1中的精车代替
五、套类零件数控车削工艺分析
如图51为典型轴套类零件,该零件材料为45钢,无热处理和硬度
要求,试对该零件进行数控车削工艺分析(单件小批量生产)。
51零件图工艺分析
该零件表面由内外圆柱面、内圆锥面、顺圆弧、逆圆弧及外螺纹等
表面组成,其中多个直径尺寸与轴向尺寸有较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
度要求。零件图尺寸标注完整,符合数控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