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作者:李国梅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年第27期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利用图形、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等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多媒体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70159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利用图形、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等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一、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是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思考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抽题出来的数学模型,单纯学习数学公式、图像和算法是比较枯燥无味的。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贴近生活”“数学问题生活化”,教师利用多媒体把教学内容还原到生活情境中,形象、生动、直观向学生传递信息,刺激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强化对学生的眼、耳、脑、手等感觉器官的刺激,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形成一种爱数学的良好学习氛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把学习数学作为一种乐趣。
二、制作动感画面,揭示潜在规律
布鲁纳说:“学习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教学中教师仅仅依靠语言的描述、黑板绘图来表述事物是不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多媒体集文字、图像、动画、影像于一身,可以直观形象、新颖生动演示动态变化的过程,使学生的抽象思维变为具象的观察,有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转化。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利用Flash动画显示小动物乘坐装有各种轮子的小车的情景,学生发现:小动物在乘坐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车轮的小车时,上下颠簸、惊恐万状,而在乘坐圆形车轮的小车时,则平稳舒服,怡然自得。那么,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呢?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激发了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
三、优化教学模式,促进高效思维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