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试剂淬灭后得到的产物SSp26、SSp27非对映选择性均高达95。
前面提到的辅基都属于碳原子中心手性一类,另外还有杂原子中心手性的辅基,其中最
f著名的是Kaga
等1993年开发的手性叔丁基亚砜SS28和对甲苯基亚砜RS32。它们可以通过锂化二茂铁与相应的手性亚磺酸酯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得到,可以看到手性亚砜诱导锂化的非对映选择性能达到优秀水平,锂化物用亲电试剂捕获后,亚砜基团的中心手性可以通过还原成硫醚或者氧化成砜来除去。亚砜辅基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只能进行一次邻位锂化,第二次锂化将发生在亚砜基团的位置,再用亲电试剂淬灭即可得一系列独特12二取代平面手性二茂铁衍生物Rp34,因为亚砜辅基在这些反应中被完全移除不留任何痕迹,所以又被称作无痕邻位导向基(tracelessODG)。
手性配体控制的对映选择性邻位金属化
基团导向邻位金属化合成平面手性二茂铁除开底物中手性辅基诱导的非对映选择性锂化外,另一种策略是使用手性的锂试剂对非手性底物发生的对映选择性锂化。这方面最早的例子见于Simpki
s等1995发表的工作,他们尝试了带有各种导向基团如醇,醚,硫醚等的二茂铁底物以及各种手性锂试剂,最终唯独发现带有二苯基氧膦导向基团的二茂铁底物35
f可以在手性氨基锂试剂的作用下发生对映选择性锂化,但ee值只有中等水平。
一年后,S
ieckus等取得重要突破,发现使用鹰爪豆碱做手性配体,丁基锂试剂可以对二茂铁酰胺底物37发生对映选择性脱质子,然后被亲电试剂所捕获,得到的12二取代平面手性二茂铁化合物Rp38的ee值保持在良好到优秀水平。
总的来说,通过基团导向的邻位对映选择性锂化来合成平面手性二茂铁衍生物的实例虽然早在上世纪90年代已被首次报道,但至今却是屈指可数,今后需要发展的一个方向是开发其他常用导向基团的邻位对映选择性锂化体系,另一方面则是如何将当量的手性配体降低至催化量。
催化不对称CH官能化
芳环CH键直接官能化反应是近年来人们研究的热点。将催化不对称CH键官能化策略应用到平面手性二茂铁的合成中,可以明显地看到,比起已经成熟的手性辅基导向的邻位金属化策略以及发展滞后的手性配体诱导的对映选择性金属化策略,后者在原子经济性和步骤高效性这两方面上都更为优越。1979年俄罗斯人Sokolov等第一次实现了二茂铁化合物的不对称CH键活化。他们发现在碱存在情况下,二价钯经过手性氨基酸(N乙酰基缬氨酸)配体的诱导可以对映选择性地活化氨基二茂铁化合物的CH键,形成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