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映选择性邻位金属化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此为该领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在日后平面手性二茂铁的合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纪念Ugi所做的贡献,这个底物R4又叫做Ugi胺。
fUgi胺自报道后,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二茂铁邻位导向非对映金属化领域一枝独秀了20多年,直至1993年Kaga
等发现了手性缩醛导向基用于合成平面手性二茂铁甲醛衍生物,这种格局才被打破。从二茂铁甲醛8出发,经过两步缩醛化和一步甲基化可以50g级的规模得到手性缩醛底物SS10,然后在叔丁基锂作用下发生锂化,再用亲电试剂淬灭,非对映选择性选择性达到98,最后缩醛水解给出平面手性的二茂铁甲醛衍生物Sp12,而回收的手性辅基可以继续使用。
使用Kaga
手性缩醛制备平面手性二茂铁甲醛衍生物,因为124三丁醇的其中一个对映异构体不太易得,为了得到12二取代二茂铁甲醛衍生物的另外一个对映异构体,需要采取所谓的“silico
trick”。即先用硅试剂将第一次锂化的中间体淬灭,然后再锂化一次并用亲电试剂淬灭,接着用氟化物敲掉硅保护基即可得到12二取代二茂铁甲醛衍生物的另外一
f个对映异构体Rp12。总的来说,Kaga
缩醛由于可规模化和辅基可回收的优点,在针对性合成平面手性二茂铁甲醛衍生物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为了合成平面手性的二茂铁酮类衍生物,E
ders等1997年用他们开发的SAMP辅基进行了尝试并取得成功。反应的过程包括SAMP与酮缩合成腙S15,正丁基锂试剂锂化并用亲电试剂捕获锂化中间体,最后脱除辅基得到12二取代的二茂铁酮类化合物Sp17,对各种亲电试剂,反应的非对映选择性保持在9598之间。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使用E
ders发展的SAMP辅基,不仅可以对二茂铁芳环的平面手性进行控制,还能对支链脂肪酮的alpha位的中心手性进行调节,从而可以用来合成手性中心在边链beta位上的typeB型平面手性二茂铁衍生物RSp22,而从Ugi胺出发得到的手性中心在边链alpha位上(typeA),故两者形成很好的互补。
f正如羧酸衍生物alpha位可以用手性唑啉辅基进行不对称诱导,对于二茂铁羧酸衍生物的不对称诱导也有人想到尝试手性唑啉。1995年Uemura和Sammakia同时报道了利用手性唑啉辅基合成平面手性二茂铁羧酸衍生物的实例,其中前者从二茂铁氰基23出发,后者以二茂铁甲酰氯24为原料,都是与氨基醇进行缩合得到手性唑啉中间体S25,锂化过程锂试剂由于需要避免与辅基手性中心上大体积基团的空间位阻作用而发生非对映选择性去质子锂化,再用亲电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