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修订说明
美术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组
201008
2007年教育部组织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组,由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杨力研究员和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原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尹少淳教授担任召集人,成员包括: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钱初熹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胡知凡教授、南京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奚传绩教授、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美术教育》原主编陈通顺教授、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副秘书长侯令特级教师、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欧京海编审、北京市光明小学校长廖文胜特级教师。此版《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即是该工作组近三年的工作成果。
为了让领导和专家更好地指导和审查《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现对修订工作中的相关情况作如下说明:
一.关于美术课程标准的调研情况
对《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调研工作分为两部分进行,即课程标准修订组自行安排的调查活动和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全国范围组织的问卷调查。
(一)本修订组的调研情况
本组的调查主要采用召开座谈会的方式进行。修订组的成员分工在北京城乡(海淀区和延庆县)、江苏省南京市、浙江省杭州市举行了座谈会,征询对美术课程标准的意见。课程修订组全体成员还专程赴重庆市区、忠县和梁平县进行调研。此外,课程标准组部分成员利用做课题的机会在云南剑川县针对白族、纳西族、傣族、基诺族、藏族的美术教师征求了意见。
本组的调查发现,基层的美术教师对课程标准本身并无多大的意见,他们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教科书的难易程度和适应性;第二是实施美术教学的环境,而且许多教师抱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未能给予美术课程以足够的重视。对课程标
1
f准中的有些理念和方法的可行性,有教师表示了疑问。究其原因,虽然涉及对美术教育观念和课程标准的理解,但更多的还是师资和设备条件的局限性造成的。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的县甚至没有一个专职美术教师,即便是条件最好的县城中心小学。此外,由于农村教育收费的改革导致的教学经费不足,也给学校艺术教育造成了较大的伤害,学生缺乏起码的美术学习用品。这使得美术教学的有效性降到极低的程度,也使得美术课程标准的实施的可行性和效果大打折扣。
但令人欣慰的是参加调查的大多数一线美术教师对美术课程改革和美术课程标准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认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