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关于农村小学阶段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思考
作者:林瑞琴来源:《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年第09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规模得到极大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一方面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就比较突出。本文从有关背景出发,分析农村小学阶段留守儿童德育教育过程当中存在的系列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提高农村小学阶段留守儿童德育教育水平。
【关键词】农村;小学阶段;留守儿童;德育教育
一、前言
在我国素质教育体系中德育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教育贯穿素质教育的始终,也可以其他的学科有效融合。小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时期,因此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显得更加重要。在这一阶段学生群体当中,农村留守儿童可以说是比较特殊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所处的环境与城市小学生有着很大的区别,一是农村大环境的特殊性。农村相对来讲,信息较闭塞落后,是一个不适应孩子好动好奇心灵的环境,容易导致孩子自闭孤僻的性格。二是家庭环境的特殊性。由于当前很多年青父母都外出务工,很多孩子跟随爷爷奶奶生活,成为留守儿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方面忙于农活,只管孩子吃饱穿暖,无暇顾及孩子的情感世界,使得对孩子性格影响最大的德育教育缺失,如果引导不当容易形成不当的价值观,因此对农村小学阶段留守儿童德育教育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农村小学阶段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现状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广大农民纷纷进入城市务工,同时也带来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全国妇联2013年发布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6000万。这些留在家乡的孩子从小便与父母分离。在最需要关爱的童年期,失去双亲的照顾,对于儿童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具有非常不利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必要的家庭环境。在农村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德育教育当中,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缺乏服务的德育教育。而平时陪伴他们的是爷爷奶奶,而这些照顾人则认为只要给予他们吃的和穿的就行了,至于道德教育那是学校的事情,只有犯错了就是学校没有教育好,这种环境对农村小学阶段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影响非常不好。第二,学生自身品行不好。在农村很多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多多少少具有一些坏毛病,如经常不能完成作业;为人相处办事,不计后果;处事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