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福师1208考试批次《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100分)1、论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教育含义。(考核知识点: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参见P1619)
答: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㈠认知发展观: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实现的意义建构。他用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来解释这一过程。㈡发展阶段论:皮亚杰把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⒈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主要通过感知运动图式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一般在912月,儿童获得客体永恒性。⒉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进入智慧发展阶段,思维已表现出了符号性的特点,但其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等特征,尚未获得守恒的概念。存在泛灵论的思维。⒊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获得了守恒的概念,思维可逆。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⒋形式运算阶段(1l~15岁):儿童总体的思维特点是能够提出和检验假设,能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思维具有抽象性,思维可逆和补偿。㈢影响发展的因素:⒈成熟: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⒉练习和经验:指个体对物体施加动作过程中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⒊社会性经验: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⒋平衡化: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自我调节。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皮亚杰发展理论对教育工作的启示:皮亚杰的发展理论对教育教学实践,对教育工作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有重要的价值。⒈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强调认知发展对学习的制约作用。在教育教学中要依据不同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认知特点进行教学。⒉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知识是学习者经过同化、顺应机制而建构起来的经验体系。这要求我们树立新的知识观、学习观,选择符合儿童发展的教育内容,通过精心组织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促进儿童认知发展。⒊教学应引导并促进学生的发展。不主张毫无根据地或人为地加速儿童的发展即不主张教给儿童那些明显超出他们发展水平的材料;但同时,过于简单的问题对儿童的认知发展作用也不大。在皮亚杰看来,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的,并以已有图式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认知需要为动力。鉴于此,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略微高于他们现有思维水平的教学,使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