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实际上就是规定了本门课程的任务,简单地说,就是要帮助学生做到“两个了解”,懂得“四个选择”的必须性和正确性。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近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
(一)一个主题贯彻始终
f中国近现代历史以“一个主题”贯彻始终。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个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前提。”所以,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与“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而斗争,这就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根据这一概括,我们认为,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围绕这“一个主题”,要帮助学生做到“两个了解”,懂得“四个选择”的必须性和正确性。
(二)“两个了解”是学习的主要内容所谓“两个了解”,就是帮助广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所谓国史、国情,就是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和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这是构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了解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和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是本门课程的基本任务。具体的说,就是要帮助学生了解以下内容:第一,通过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学习,深入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抵抗外来侵略、捍卫民族独立、为争取民族复兴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第二,通过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学习,了解近代以来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中国革命发生发展的规律,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充分认识到,中国革命在指导思想由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让位于马克思主义,在领导力量上由资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