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讲天朝崩溃的前夜一、马嘎尔尼访华的过程与结果?
1访华的动机2访华的过程3访华的结果二、鸦片战争之前大清国对外观念的内容?1夷夏之辨2王者无外三、鸦片战争之前广州贸易的内容1贸易的主体2贸易的过程
第二讲天朝的崩溃一、历史和人民为什么要选择改革开放?二、历史和人民为什么要选择社会主义?三、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第三讲太平天国运动一、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二、评价《天朝田亩制度》?三、农民阶级的缺陷或农民阶级为什么不能担任领导阶级?
第四讲遗恨“中体西用”洋务自强运动一、洋务运动的层面与过程
1器物层面2经济层面3教育层面二、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1封建性2对列强的依赖性3洋务企业的腐朽性三、“中体西用”概念的演变与内涵
f1“中体西用”的内涵2“中体西用”的概念形成过程
第五讲莽撞的转身:维新变法运动一、康有为在变法中的核心举措
制度局与十二新政局的设立二、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的三个主题
1要不要变法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三、维新派的局限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3惧怕人民群众
第六讲走向共和:辛亥革命与民国乱象(杨启莲)
一、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二、三民主内涵及其历史意义?三、清末新政历史意义及教训?
第七讲五四启蒙:重铸心灵(杨启莲)一、当代青年该如何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二、陈独秀的《敬告青年》内容?读后感?三、新文化运动中“民主”“科学”内涵?
第八讲旭日初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陈胜婷)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过程(关键人物如陈独秀、李大钊,共产国际:苏联的作用等)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第九讲从“联共”到“反共”国共合作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新道路的渴求(陈胜婷)一、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的过程及历史意义(重要人物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季山嘉,国民党新右派表蒋介石等的分析)二、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
第十讲革命道路必须新!如何新?(郜战红)一、中国共产党取得前四次反围剿斗争胜利的原因
f二、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的原因三、为什么要开辟革命新道路
第十一讲党的成熟:延安整风及其实效(郜战红)一、延安整风运动的背景和意义二、中共抗日战争中流砥柱作用三、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第十二讲人民选择、命运决战(余孝军)一、如何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