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二程和南宋朱熹为代表,主张“理”是万物的本原,强调“存天理,灭
f人欲”,要求“格物致知”。
②陆九渊的心学:主张“心即理也”,求理方法是“发明本心”。
③理学在宋元是官方哲学。
2科技: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三大发明完成和西传。
3艺术
①绘画:画学兴起;绘画成为商品;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的代表作。
②戏曲:元代杂剧在北方兴起,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4文学:宋词、元散曲成为主要文学体裁;宋元时期出现话本。
四、选修内容
1.选修一北魏孝文帝改革
2.选修一王安石变法
3.选修四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时段特征概览
阶段特征
政治上
表现经济上
文化上
魏晋南北朝220~589年、隋唐581~907年、宋元960~1368年是中国古代文明继续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的历史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民魏晋时期北方的农耕族融合进一步发展。经济遭到一定程度的隋唐时期,典章制度破坏,南方经济得到发达,三省六部制和开发。隋唐、宋元时科举制进一步完善了期,农耕经济全面繁中央集权制度,标志荣,农业、手工业、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商业都取得了辉煌的的成熟,在此基础上,成就。海上和陆路的宋元中央集权制进一对外交往空前繁荣步完善和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的形成,推动了书法、绘画、文学等艺术的发展。隋唐时期,科举制度扩大了知识分子队伍,推动了文学艺术的进步。宋元科技成就突出,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与外传;宋元哲学思想理学有了较大发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宋元时期文学艺术的世俗性增强,突出代表有宋词、元曲和反映市民生活的风俗画
考向一对三省六部制的理解认识1.特点1相权三分:中书省制定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这样既可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2职权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由起草中书、审核门下至执行尚书,
f都经由三省处理。3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之不足。2.演变1“三省六部”是自魏晋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制度,隋朝时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2不同时期的统治者都对三省六部制作过一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调整和补充。宋代三省六部之外另设中书门下、枢密使、三司使。元代废三省制,只保留中书省,实行一省制;明代分中书省r